3.1 終端安全
作為移動互聯網“無所不在”的服務、個人信息和業務創新的載體,終端是移動互聯網區別於固定互聯網的最重要環節,其安全問題貫穿並影響了移動互聯網安全的各個環節。
智能終端的出現帶來了潛在的威脅,如信息非法篡改和非法訪問,通過操作係統修改終端信息,利用病毒和惡意代碼進行係統破壞。數據通過無線信道在空中傳輸,容易被截或非法篡改。非法的終端可能以假冒的身份進入無線通信網絡,進行各種破壞活動;合法身份的終端在進入網絡後,也可能越權訪問各種互聯網資源。
另一方麵,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Always-On的特性會招致更多的竊聽和監視問題;較PC用戶,移動互聯網用戶在使用雲服務時缺乏安全意識。
病毒傳播途徑呈現多樣化,如短信、彩信、藍牙等。
3.2 網絡安全
移動互聯網建立在固定互聯網基礎之上,其網絡節點和相應的協議由於引入了“移動性”需求進行擴展。移動互聯網的接入方式多種多樣,因此網絡安全也將呈現不同的特點。相比較固定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網絡結構封閉,便於管理和控製。網絡安全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網絡結構、協議及其網絡標識幾個方麵。互聯網主張開放、平等,網絡中沒有控製點,而移動通信網多主張封閉性更強的“圍牆花園”模型和有差別的服務。網絡中可以部署關鍵控製點,便於實現可管、可控;移動互聯網的網絡標識是其最重要的特點之一。除了可以像固定互聯網一樣使用IP地址作為位置和身份標識,在移動互聯網中也可以采用SIM卡信息作為用戶標識,精確定位終端及位置。因此,從這個方麵來講,移動互聯網的溯源性要優於固定互聯網。但在移動網絡環境下使用雲服務時,對於傳輸中數據的最大威脅是不采用加密算法。通過移動網絡傳輸數據,采用的傳輸協議也要能保證數據的完整性。
3.3 應用和雲平台安全
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基於互聯網的超級計算模式。它是一種利用大規模低成本運算單元通過IP網絡連接,以提供各種運算和存儲服務的IT技術,包含互聯網上的應用服務以及數據中心提供服務的軟件和硬件設施在內。
由於擁有開放的技術接口、分布式的計算理念、超強而又靈活的處理能力,雲計算迎來廣泛的市場。全球IT巨頭不斷加大雲計算的研發投入,雲安全、雲平台、雲服務等概念此起彼伏。蘋果、微軟、IBM等巨頭紛紛推出新的雲端服務,國內企業百度、華為、阿裏巴巴、騰訊等企業也都建立了各自的雲開放平台。
對固定互聯網的業務複製是目前移動互聯網業務發展的特點,而融合“移動”特征的業務創新則是移動互聯網業務發展的方向。其業務係統環節會更多,應用涉及到的用戶及服務器的信息也會更多。由於雲計算技術中的數據是存儲在雲中,一方麵為用戶提供了較大的數據存儲空間;另一方麵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存取機製,方便不同用戶之間進行數據分享。但是,服務關閉的事件近年來在雲服務提供商中時有發生,如在2009年,Google、Microsoft、Amazon等公司的雲計算服務均現了重大故障.導致成千上萬客戶的信息服務受到影響。對一個移動雲服務提供商服務的過分依賴會導致服務發生故障時受到致命的打擊。因為用戶將自己的數據全部托付給移動雲服務提供商,同時又沒有選擇價格昂貴的備份和容災服務,一旦發生事故,將導致一些關鍵數據不能恢複。
3.4 信息和內容安全
在移動互聯網業務中,不同客戶的需求是不同的,個性化和定製化服務雖然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但是往往會造成服務負載過大。移動雲服務使各個服務之間的資源得到共享,有效地降低了服務成本,但同時也造成了更多信息內容的暴露,涉及大量的私密信息和位置信息,有可能引發大規模的攻擊和信息發掘。
4、結語
本文從移動終端發展、移動網絡的持續優化、移動應用服務的持續增長三方麵說明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同時也探討了移動互聯網在民航領域的應用及其可能帶來的安全問題。希望引起各方注意,積極推動民航信息化,並避免給發展帶來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