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筆者看來,最容易發展和應用的是移動終端及其上麵的應用開發,可以探討如下:
1) 開發移動終端上的電子版機場交通指南
可以在移動終端上開發機場交通指南,為旅客及工作人員提供信息。如前往市區的出租車服務點、價格及小費建議;機場、出租車及穿梭巴士服務公司的電話及網站地址(這些都可以一鍵獲得);機場大巴的時間表及價格;火車、地鐵及公交車的路線、時間表和價格;停車費;汽車租賃公司信息;機場間交通服務等。 Salk International推出了首款電子版機場交通指南(Airport Transit Guide),該程序可以在iPhone、iPad及iPod上使用。這是機場交通指南的第25個版本,也是首個電子版本,該程序涵蓋了全球460個機場的地麵交通數據。
2)開發航班查詢係統,為旅客提供便利
開發智能終端的短信查詢航班信息平台,查詢起降航班的相關信息,包括出發航班的起飛時間、值機櫃台、登機口以及到達航班的抵達時間、行李轉盤、到達區域。如航班管家、白雲機場推出的手機短信查詢航班信息等移動互聯網應用。
3)開發電子登機牌係統
開發基於智能終端的電子登機牌服務平台,旅客持二代身份證,或憑航空公司發送的手機短信和二維條碼,就可直接通過安檢登機。人們可用手機自編短信“辦登機牌”到信息台,按提示辦理短信和彩信二維碼電子登機牌係統將把包含旅客姓名、航班日期、航班號、座位號等信息及二維條碼圖片的短信發送至旅客手機。
到達機場後,無交運行李的旅客可持二代居民身份證直接安檢登機;持有其他有效合法身份證件的旅客,可憑手機短信二維碼登機牌安檢登機。電子登機牌非常適用於擁有二代居民身份證、上網方便又有手機的旅客,其優勢在於人們不到機場就可提前辦理電子登機牌,無行李托運時可節省到機場排隊等候辦理乘機手續的時間,同時可提前在網上選擇座位,不用打印傳統紙製登機牌。
如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在武漢啟用電子登機牌服務,旅客持二代身份證,或憑航空公司發送的手機短信和二維條碼,就可直接通過安檢登機。
4)開發機場無線定位係統
采用RFID與藍牙技術相結合的無線技術,識別旅客的信息,確定旅客在候機樓內的精確位置,進而可以應用在機場服務的如下方麵:
提醒登機:在登機時間臨近時,機場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候機廳內的藍牙天線向所有應登機旅客的手機發送登機時間、登機口位置等信息,提醒旅客準時登機。
精確定位旅客位置:係統為每位乘客設置不同的編碼方式。在電腦化的地圖上,顯示所有乘客距離登機口的距離。登機前,係統會根據旅客距離登機口的遠近與其登機時間綜合判斷旅客是否存在誤機危險,並提供針對性的信息提醒;
對於距登機口較近的旅客,係統通過藍牙天線發送文字信息提醒登機時間與登機口信息;
對於距登機口有一段距離但仍能趕得上登機的乘客,係統在發送文字信息提醒登機時間與登機口信息的同時,還會提醒旅客須加快速度,抓緊時間登機;
對於個別距離登機口太遠而不可能及時到達的乘客,航空公司人員可以提前將這些旅客的行李從飛機上撤出,並幫助旅客重新訂票。
如丹麥哥本哈根機場推出無線定位新技術SPOPOS(個人和經營者跟蹤技術服務):采用RFID與藍牙技術相結合的無線技術,識別旅客的信息,確定旅客在候機樓內的精確位置,可以提醒登機和精確定位旅客位置等。
移動互聯網目前在機場服務中最廣泛的應用是網上訂票、網上值機服務,以及候機樓無線網絡服務。
移動互聯網前景廣闊,從發展趨勢來看:未來智能手持終端將占比高於70%,LBS將是未來移動互聯網的趨勢,未來移動互聯網將更多基於雲的應用和雲計算,當終端、應用、平台、技術以及網絡在技術和速度提升之後,將有更多具有創意和實用性的應用出現。
我國民航業可以逐步利用移動互聯網提升機場及航空公司的各項服務水平,方便旅客出行。
3、移動互聯網下需要注意的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