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機場建設與民航可持續發展之路
專題研究
作者:徐軍庫 孫施曼 張雯
【摘 要】中國數字機場/智慧機場的建設,將對中國民航和機場建設與運行管理水平的提高、對中國民航信息化、現代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對實現民航強國的夢想以及民航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關 鍵 詞】 數字機場;機場建設;民航信息化
數字機場是中國民航從工業化時代向信息化時代轉換的基本標誌之一。它一般指機場能夠有效獲取、分類存儲、自動處理和智能識別海量數據的、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度智能化的、既能虛擬現實又可直接參與機場管理和服務的一項綜合工程。它伴隨所在城市“自然、社會、經濟”係統的和諧發展而發展,反過來又為所在城市的發展提供優質的設施和服務。
和數字城市/智慧城市所需的關鍵技術一樣,數字機場、智慧機場所必需的關鍵技術包括:超大容量超高速計算機、虛擬現實技術、圖像分析與處理技術、空間信息技術(地理信息係統GIS、全球定位係統GPS、遙感測繪技術RS即3S技術)、網絡技術和智慧感知技術等。數字機場、智慧機場所必需的基本知識自然也同數字城市、智慧城市一樣,包括城市規劃學、城市地理學、城市經濟學、城市統計學、城市生態學和城市管理學等。因此,無論從科學層麵的定義,還是從管理層麵的定義,數字機場/智慧機場同數字城市/智慧城市一樣,均可視作是人類發展的台階式進化,其中既包含著生產方式、文化方式和人際關係的社會經濟變革,也包含著決策、管理和服務等的革命性進展。中國數字機場/智慧機場的建設,將對中國民航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對民航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對中國民航和機場管理水平的提高、對實現民航強國的夢想以及民航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我們認為,從宏觀層麵上進行思考,有以下幾個戰略要點應當加以集中關注。
1、數字機場信息基礎設施的規劃是實現數字機場的戰略準備
機場信息基礎設施的規劃與建設,是任何一個機場進入數字機場/智慧機場的先決條件和戰略準備。與數字城市一樣,一個機場的數字化水平,首先取決於它的信息獲取能力,以及與該能力有充分聯係的信息產生、信息傳遞和信息應用等各個環節。數字機場信息基礎設施的規劃與建設,其中心始終圍繞著機場對於信息獲取總能力的持續提高。
對於一個高效、便捷、動態的數字機場建設而言,信息基礎設施的規劃居於戰略基礎地位。這事實上是一個聯係著空中、地麵和地下的立體網絡,該網絡通過各類傳感器、各類應用終端、各類傳輸通道、各類反饋係統、各類自動識別係統和各類虛擬現實中心等組成,從各類信號(包括衛星信號)接收、圖形圖像處理、傳輸網絡、超大型計算機樞紐同常規的人文、經濟、環境統計資料的有機結合,形成數字機場信息基礎設施規劃的基本內容,其中包括了不斷更新的技術進步,也包括了不斷提高的機場管理水平,同時還牽涉到所在城市和行業立法與決策的相應轉換,從而為信息機場數字化水平的整體提高,編製出高質量的發展藍圖。同時,數字機場信息基礎設施的規劃與建設作為最必要的戰略準備,還必須針對每個機場的自身特點及機場的發展方向,嚴格地從空間布局、網絡構建、數據處理、應用領域、信息安全和效能評估諸多方麵,做出與傳統機場和城市規劃相連接的整體思考。
2、機場基礎地理空間數據庫建設是數字機場建設的戰略基礎
一個機場的信息化程度,從源頭上取決於該機場基礎地理空間數據庫的容量、速度、便捷性、可靠性、可更新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從宏觀上去考察,一個數字機場的基礎地理空間數據庫至少應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機場區域(主要是機場總體規劃內)的數字土地(地籍)和噪聲相容性管理:主要對機場規劃、土地利用、機場空間布局、機場圖形及其動態變化、機場區域噪聲的動態變化等,一直到機場基礎設施(航站樓、跑道與滑行道係統等)的動態記錄和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