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灑熱血一腔,爭奈君門萬裏。

這時再有那一個敢來救正他。任他胡為胡做。當時省直解糧指揮,也不計其數,內中有浙江韓指揮等通共計十一員,缺糧極多,但糧米原都是管船旗甲經手,押運指揮不過督率催趲,還有一等刁頑旗軍,連官也管他不下的哩。船中沒了糧米,指揮官如何曉得。或有地頭水次就折幹的;或途中米貴,瞞官私糴了的,也有遇了奸惡宦戶糧裏,插和水腳,船內衝折了的;也有船漏失了水,上納不得的;又有一等過河過閘漂流了的;又有一等船隻趕幫停泊,被火(氵吞)燒了的。從來都分別名色,或攤派通幫,或扣一衛一總經齎行月糧等項賠補,這是常例。不料李明道竟將這些欠糧的,不問來曆,止上一個本,竟說是這十一員指揮通同侵盜,盡行斬首。正是:

從來法綱如荼密,誰道沙場解殺人。

一時間又處了十一個指揮,威勢大也不大。這番人隻曉得一個巡漕太監,隻怕得一個總漕太監,把個糧儲侍郎竟不題起了。還有那崔文升,他聲勢作威也不在李明道之下。兒所過管河部官,那一個不遭他鉗製,受他淩辱?喜得有旨著他送桂王之國,不多時便回京去了。若不然,裏邊一個魏忠賢,外邊五個魏忠賢,不怕不把天上登時攪壞了。有替他做鷹犬的太監,又有那替他頌功德的太監,不知有何功德,倒又這邊建祠,那邊建祠,騷擾不了。畢竟造祠的那個地方創首,那個內肯為頭。要知此事端詳,且聽下回分解。

談兵務漕運利弊悉中,可作一通邊儲條陳,亦可作一道兵餉策料。

第二十四回 誣妖言枉斬同寅 頌功德遍災土木

披覽問奸雄,千古儼一案。

頌德十萬人,新莽竟移漢。

武曌剪仙李,諛言恣欺謾。

小民固易愚,士也識何暗。

諂媚成世風,靜言良可歎。

何幸朝日晞,冰山頓消散。

重見三代心,毀譽複希淡。

權奸誌在不軌,不把威去劫人,定把私恩小惠去結人。當時王莽妄殺無辜,甚至於兒子也不顧,天下倒有稱功德的十萬餘人,就是從來奸人的一個證佐。

話說魏忠賢連起大獄,把官員百姓殺害,他把事越著得輕手,越弄得滑了。當時有個武進士,姓顧,名同寅,曾中乙醜會榜,因低了些,不得選欽依,在兵效勞,是一個狂放的人。一日酒後,聽見說道魏忠賢改了名字,他便笑道:“顧名思義,這閹狗的忠在那裏?賢在那裏?”便提起筆寫下二句道:“進忠不忠,忠賢不賢。”次日收在書箱內,也不記得了。一日有個同年選官,大家作賀,且置酒餞。他叫一班杭州戲子孫文豸承應。正戲已完,要點找戲。顧同寅一時酒酣,道:“我個貂弓。”戲子不肯,他卻定要妝起官腔來,要打要送。其時在席同年也都有了酒,不能勸阻,反幫他的典要做。戲子沒奈何,做了一折李巡打扇。席上的也有幾個省悟,連忙起身,不料緝事人已緝入東廠去了。楊寰等即便差人捉拿,一到便道:“有你這幹膽大不怕死的!”先是打下一造,隻是成不得招,著人去搜他下處,隻見人來回覆道:“搜得一個紙帖兒,上邊寫得不遜,卻是向來街坊上謠言的說話。道是進忠不忠,忠賢不賢。”楊寰便扭做他的謠言,捏個妖言惑眾,問了斬罪,將來殺了。可憐這顧同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