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文化的高度發達使得韓國人可以“體麵”地麵對世界。然而在韓國,又豈止是外表的體麵呢?他們內心深處堅守的是一個民族自尊、自強、自愛的驕傲情懷,即便有時因民族性格及敏感曆史的諸多因素會有些過激的行為,但並不影響他們整體的優秀和可愛。或許是基於地緣島國的憂患意識以及民族自強的愛國心態,他們對於西方文化的學習和借鑒,其開放意識要比我們更徹底、更有力,而在維護民族和傳統文化方麵,他們堅守心態又比我們做得更細致、更認真。也許這兩點才是“體麵”的韓國帶給同樣要麵子的我們最值得深思的地方。
美食篇:韓國的味道
對於韓國人來講,泡菜是一種力量。有兩個事例可以佐證。一是1994年美國世界杯期間,韓國足球隊開賽前大發雷霆,因為美國主辦機構居然沒有給他們提供泡菜。後來泡菜一下肚,韓國人當場生龍活虎,搞得衛冕冠軍德國隊後來隻能通過犯規才能頂住其猛烈的攻勢。而在時隔8年後的韓/日世界杯上,據說也是借助泡菜火辣辣的力量,韓國足球隊才能表現神勇,進而方能打入四強。
自然,沒有人會把這樣的傳奇當真,不過韓國人人都愛吃泡菜卻是不爭的事實。蕭伯納說:“沒有比熱愛飲食更真誠的愛。”那麼對韓國人熱愛泡菜,我們不妨持一點酸溜溜的善意嫉妒心態。正如韓國一首古老的童謠唱到:“啦呀啦,沒有泡菜叫我怎麼吃飯呀!”歌詞就此一句,反複詠唱,令人不禁心動、胃動,恨不得馬上就能爽爽地來幾碟色彩誘人的泡菜。
韓國人上至總統、下到百姓,一日三餐都離不開泡菜,甚至還堂而皇之地將其擺上了國宴,即便是韓國的西餐廳或快餐店也要“入鄉隨俗”,派生出泡菜意大利麵、泡菜比薩、泡菜沙拉、泡菜快餐等韓式西餐來。由此看來,泡菜在韓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遠遠超越了一道佐餐菜肴的層麵,升華成為一種特有的傳統和文化,成為韓國人別有情趣的生活象征。據說,韓國的青年男女一旦發現彼此的泡菜口味不同,就不再
深入發展戀愛關係了。而熱戀中的男孩第一次邀請意中人用餐,常常會特意點上一道泡菜,然後細心觀察女孩咀嚼的表情,借此斷定如何與之交往。在他們“吃泡菜識女人”的心理遊戲中,女人口味偏好辣,必然野蠻;口味偏好甜,相對溫柔;如果把一盤全吃光了,則說明能省錢會過日子。在韓國家庭中,丈夫基本不當眾炫耀自己的老婆,外人也不會貿然誇獎別人的妻子。關於老婆的評價,還是集中在一個泡菜上。如果丈夫對自己的老婆非常滿意,就會向客人落落大方地推薦老婆做的泡菜,而客人在品嚐泡菜之後,不用見麵,也就知道女主人是什麼品位了。自然,韓國的泡菜文化裏女人永遠是主角,這大概是因為韓國的男子都知道“君子遠庖廚”的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