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近年來關於蘇東劇變研究的文獻綜述(2 / 3)

縱觀種種對蘇東劇變原因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蘇東劇變的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隻能有一個。考察研究蘇東劇變原因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幾乎都是從其上層建築上找問題,很少從經濟基礎上找原因。蘇東發生劇變的根本原因在其經濟製度的非規律性,上層建築存在的問題隻是現象,不是根本原因。同時對蘇東劇變的原因研究還停留在理論階段,對其批判和學習的深度還不夠,沒有完全達到理論指導實踐的程度。我國經濟體製改革和政治體製改革的許多不完善的地方同蘇聯等國家的不足有類似之處,但問題並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所以需努力將理論成果付諸於實踐。

二、蘇東劇變對中國的影響及啟示研究

中國理論者們研究蘇東劇變的熱情主要來自於通過對蘇東劇變的全麵研究,深入探討其對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影響,以及給我們在政治、經濟改革中帶來的啟示。

其中研究蘇東劇變對我國共產黨執政、黨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麵影響的成果較多。蘇東劇變對中國的改革造成了一係列影響:在政治上造成了一定的信仰危機,同時日益凸顯的民生問題考驗著執政黨的能力,也考驗著民眾的耐心。信仰危機要求加強馬克思主義教育,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讓黨員和群眾理性看待國內問題;同時經濟和思想方麵也受到蘇東劇變的負麵影響。最後由此形成了在蘇東劇變的曆史背景下中國開創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勢。軒傳樹在《蘇東劇變反思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建理論發展》一文中,從黨建角度反思蘇共垮台原因,厘清中共黨建理論發展進程,有曆史興味,亦有現實意義。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中國共產黨人正是在深刻反思和主動借鑒蘇共等興衰成敗的曆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在蘇東劇變後的20年裏,我們黨在不斷反思和總結蘇東劇變的經驗教訓,始終圍繞“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這個基本問題,著眼於解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這兩大曆史性課題,不斷將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向前進,逐漸形成了兩大理論成果:“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李景治的《蘇東劇變以來中俄發展比較及其啟示》一文研究得出結論:第一,社會主義製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俄羅斯在蘇聯解體之後經濟發展緩慢,而中國則一步步達到了設定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目標,正朝著建成社會主義小康社會不斷前進。第二,不要盲目照搬西方模式。俄羅斯在蘇聯解體之後馬上搬來了“山姆大叔”那一套西方的政治、經濟、外交製度,結果國力衰敗、國際地位下滑。而中國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探索中找到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至此發展迅速。第三,政治和社會穩定是國家發展的前提條件。

由此可見蘇東劇變對於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確實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但是看問題要全麵,要從事物的正反兩麵去看,理論學者為了讓蘇東社會主義國家“犧牲”得有價值,應該充分發掘了其失敗背後的正麵價值,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添磚加瓦,這正發揮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理論的深刻內涵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