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蘇東劇變對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影響及啟示的研究
蘇東劇變除了對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對國際社會主義運動也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國內的理論者們對此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與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同氣連枝,中國共產黨同世界各國共產黨都是無產階級革命的親密戰友,我們從理論上也要對其深入關注。中國理論界通過研究蘇東劇變對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影響,同樣也對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產生啟示。
在東歐劇變後的曆史背景下,張萬傑對印度共產黨(馬)在意識形態建設中的探索進行了研究。王建禮在《蘇東劇變以來巴西共產黨對社會主義的新探索》的研究中認為蘇東劇變以來,巴西共產黨在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基礎上,深刻反思和總結20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經驗教訓,重新審視巴西國內現實,對黨的戰略和策略進行了重大調整,明確提出了“建設具有巴西特色的新型社會主義”理論,對巴西走向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一係列基本問題進行了新的思考和探索。巴西共產黨堅持無產階級政黨基本原則,提出了要把黨建設成為一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現代群眾性共產黨”。這從根本上推動了巴西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同時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展也具有積極意義。
伴隨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結束,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在受到劇烈衝擊後,發展逐漸恢複平穩。但由於世界格局的改變、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擴張等外部環境的巨大變化,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在總體來看仍然麵臨著諸多困難和巨大挑戰。
對蘇東劇變的研究,就是要認清蘇東劇變的本質隻是世界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進程中的一個曲折,而絕非社會主義事業的終點。由蘇東劇變開啟了當代多元化的社會,按照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即使在一個多元的社會和多極的世界中,共產黨人也絕不應當放棄共產主義的遠大目標。共產黨人要有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這一科學理論就是唯物史觀。○
參考文獻:
[1]黃忠陽.試析蘇東劇變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缺失[J].法製與社會,2012(05).
[2]甘信奎.蘇東劇變對發展黨內民主中風險規避的啟示[J].執政黨建設,2010(02).
[3]白建才.美國的冷戰戰略在蘇東劇變、冷戰結束中的作用[J].湛江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10(05).
[4]孫賠君.淺析蘇東劇變的原因及其啟示[J].群文天體,2011(06).
[5]韓雲川.蘇東劇變:回歸人類文明[J].炎黃春秋,2012(06).
[6]李景治.蘇東劇變以來中俄發展比較及其啟示[J].科學社會主義,2011(04).
[7]康來保.蘇東劇變後南非共產黨的策略調整探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5).
[8]王喜滿.蘇東劇變後希臘共產黨對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探索[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0(01).
[9]張萬傑.蘇東劇變後印共(馬)在意識形態建設中的探索[J].社會主義研究,2013(01).
責任編輯 馬永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