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探討(1 / 3)

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探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作者:周利生 匡世鳳

[摘 要] 發揮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青少年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有效發揮教育者的主導作用,教書與育人相結合,樹立身教重於言教的理念,努力提高道德修養,深入研究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形成規律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接受機製;要充分發揮青少年的主體作用,重視青少年的差異性、要讓青少年在教育活動中享有平等的人格尊嚴、關注青少年的情緒體驗;努力發揮教育介體的橋梁,教育內容凸顯時代性,堅持理論灌輸與社會實踐的結合、知識性與思想性的統一,要主動適應新媒體時代的變化。

[關鍵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思想政治教育 青少年

麵對世界範圍內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背景下價值觀較量的新態勢,麵對國內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黨和國家提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時期國家、社會、公民個人三個層麵的基本價值規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而且應該在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中發揮重大作用。

一、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必須有效發揮教育者的主導作用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引導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他們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於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後繼有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進程中,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政治家獨有的眼光,洞察到青年一代的重大作用。李大釗曾高度頌揚革命青年:“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1]P169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在強調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人民的希望、黨的事業的接班人的同時,特別強調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他在1978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們希望從事教育工作的同誌,各個有關部門的同誌,整個社會的家家戶戶,都來關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進步。”[2]P1051980年,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要努力使我們的青少年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體力的人,使他們立誌為人民作貢獻,為祖國作貢獻,為人類作貢獻。”[2]P369

青少年政治參與熱情高、社會參與意識強,同時辨別、抵製不良思潮侵蝕的能力尚顯不足;青少年積極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有待提高;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定型,同時往往受到外驅力的強烈影響,具有不穩定性和可塑性。上述等等,都要求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正如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講話時所指出的那樣:“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餘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具體到青少年價值觀培育過程中,一些教育者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不重視甚至漠視,導致青少年價值觀培育的效果不能充分發揮。究其原因,一是教育者對教書育人缺乏正確認識。“教書”與“育人”是教師職責中密不可分的兩個方麵,所謂“傳道、授業、解惑”不僅包含傳授知識,更蘊含受教育者的人格塑造,但一些教育者把兩者割裂開來,重“教書”、輕“育人”,對青少年的價值觀培育缺乏應有的關注。由此,思想政治教育這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主陣地的作用大打折扣;二是應試教育的弊端。迫於追逐考試分數及升學率的應試教育體製,各級各類教育部門及大中小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中就顯得無足輕重,所謂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也變成了訓練學生政治科目拿高分的陣地。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等教育,歸根結底就是為了實現青少年健康成長、全麵發展,歸根結底是為了完成教育“培養人”的任務。在這一過程中,教育者起著非常重要的主導作用。列寧曾經指出:“在任何學校裏,最重要的是課程的思想政治方向。這個方向由什麼來決定呢?完全而且隻能由教學人員來決定。”[3]P249鄧小平曾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麵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2]P108作為教育者,必須樹立教書和育人並重的觀念,以教書為手段,以育人為目標,將兩者有效結合起來。徐特立把教師分為兩種,即“經師”和“人師”。“人師”就是使受教育者怎樣做人;“經師”則是使受教育者有學問。徐特立特別強調,我們的教學是要采取“人師”和“經師”二者合一的,教師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人,教育後一代成長為具有共產主義思想品質的人。在教書育人過程中,教育者要緊密聯係青少年學習和生活實際,尤其是思想實際,有針對性地解答青少年關注的熱點問題、焦點問題、難點問題,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說服力和影響力,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實現性和針對性。教育者要在堅持一元主導、多樣共存的原則下,充分發揮社會主流價值觀的示範引導作用,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青少年內心,成為消融“非主流”價值觀的精神武器和思想武器,不斷提高其判斷力和抵製力。教育者要在實踐中不斷加強價值觀的自我教育,樹立身教重於言教的理念,努力提高道德修養,以身作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高尚的思想情操感染學生,以優秀的道德品質教育學生。教育者要深入研究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形成規律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接受機製,要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展曆史、基本內涵、本質要求及重要意義和作用等方麵深入開展理論探索,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提供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堅實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