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實踐及經驗啟示(3 / 3)

(二)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足點

鄧小平總結我國革命和建設的經驗,指出:“中國的事情要按照中國的情況來辦,要依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來辦。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立足點。”[2]p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致力於走和平、開放、合作的社會主義新路。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十幾億中國人民的實踐,決不能完全照搬人家哪怕是實踐證明是成功的模式,也決不可能走別人給我們設計好了的道路,把自己的發展完全寄托在國外的幫助上是不明智的,這一點我們已經吃過苦頭。堅持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同時吸取人類一切優秀的文明成果,這是把我們這樣一個比較落後的人口大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由之路。

(三)要抓住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核心

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經曆無數次失敗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實踐中而得出的必須堅持的原則。改革開放以後,鄧小平堅持老祖宗不能丟,又要講新話,求社會主義之真,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之實,在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不斷創新,將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當代的中國實踐相結合。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的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重大戰略思想,在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層麵上達到了新的科學高度,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成果。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麵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一新概括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形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

(四)要選擇總結經驗、糾正錯誤的重要途徑

鄧小平通過總結我國以往的經驗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訓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教訓,引導我們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科學發展觀總結近30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吸取世界上其他國家在發展進程中的經驗教訓,揭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過程中,我們堅持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和諧,就要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徹底糾正片麵追求GDP、破壞自然資源等不科學的發展觀念和做法。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新的高度,我們才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十幾億中國人民的實踐,也是理論工作者們取之不竭的源泉。我們要繼續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要清醒認識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的大勢,全麵把握我國發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認真總結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實踐經驗,科學製定適應時代要求和人民願望的行動綱領和大政方針。要在人民創造曆史的偉大實踐中,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創造性地運用規律來指導研究和解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使我們的思想和行動更加符合客觀實際、更加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和時代發展的要求、更加符合人民群眾的願望和利益。隻要我們堅持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幹擾所惑,鍥而不舍,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越走越寬廣,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參考文獻:

[1]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2]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3]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06-10-19.

[4]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彙編[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為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N].人民日報,2007-06-26.

責任編輯 冷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