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宗教的批判: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認知邏輯起點(2 / 3)

二、科學社會主義一開始就致力於擺脫宗教影響

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曆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的,是建立在科學的世界觀之上的,它一開始就致力於擺脫宗教的影響。

在空想社會主義時期,人們對共產主義理想和信仰的最初論證大多還是借助宗教論據。如原始基督教教義中的許多內容就經常地被用來論證集體生活的正當性。上帝麵前人人平等,以及基督教中的所謂千年太平天國的末世論思想,都曾被用來作為論證。從整個曆史發展角度來看,隨著空想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發展,宗教的論證已經越來越顯得蒼白無力,但對共產主義理想和信仰的宗教論證一直到科學共產主義信仰產生,都沒有完全絕跡。因此,無產階級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熟過程,就是伴隨著科學共產主義的確立,在實踐中不斷擺脫宗教論證影響的過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科學的宗教觀也正是在和這一鬥爭過程中完善和發展起來的。

早在1843年,恩格斯就批判了法國共產主義者所謂“基督教就是共產主義”的錯誤觀點。1846年,馬克思、恩格斯在《反克利蓋的通告》中也嚴厲批判過克利蓋在工人運動中把共產主義理解為基督教聖餐中“同喝一種酒”和“同吃一塊麵包”的“共性精神”。在《布魯諾·鮑威爾和原始基督教》一文中,恩格斯鮮明地提出要按照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分析宗教,包括基督教的起源。他認為,原始基督教是處於原始狀態的基督教,約出現於1世紀20—30年代。其特點是:第一,成員大多是被羅馬帝國征服的弱小民族猶太人的下層群眾;第二,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第三,神學、禮儀、組織尚不係統;第四,具有強烈的反民族壓迫和社會壓迫的傾向;第五,常集體過宗教生活,並將日常個人所得交集體所有,認為世人皆為兄弟姐妹,注重虔誠、勤儉、和善、信實。恩格斯曾明確地指出了社會主義運動與早期基督教的根本對立。他認為,如果和現代工人運動相比較的話,原始基督教在產生時也是被壓迫者的運動,是奴隸和被釋奴隸、窮人和無權者、被羅馬征服或驅散的人們的宗教;基督教和工人的社會主義都宣傳將來會從奴役和貧困中得救;兩者都遭受過排擠和迫害;但又都在與壓迫者迫害的鬥爭中勝利的、勢不可擋的給自己開辟前進的道路。但二者在尋求自己解放的途徑上則有本質的區別:基督教宣傳未來的解放和永遠的幸福的實現是在人們死後的彼岸生活中,在虛幻的天國之中。而社會主義運動則是要在這個世界中,通過對社會的改造求得解放和幸福。

在之後的革命與實踐中,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們並沒有放鬆在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擺脫宗教因素影響的要求。列寧指出,宗教問題不能提到它所不應有的首要地位,決不意味著不同宗教思想進行鬥爭。工人階級的黨綱是建立在科學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基礎之上的,要說明黨綱,就必須同時說明宗教的真正的曆史根源和經濟根源。所以,工人階級政黨的宣傳必須包括無神論的宣傳,出版有關的科學書籍,翻譯和大量傳播、無神論著作,“用純粹的思想武器,而且僅僅是思想武器,用我們的書刊、我們的言論來跟宗教迷霧進行鬥爭……同一切利用宗教愚弄工人的行為進行這樣的鬥爭”[5]P133。此外,還指出,在思想上與宗教劃清界限,決不意味著政治上、行動上向宗教徒宣戰。在什麼時候強調無神論宣傳,在什麼時候又特別強調同宗教的鬥爭要服從工人階級政黨經濟、政治上的總任務,要從實際出發,絕不能毫無條件地抽象地提出同宗教鬥爭的這個問題。列寧特別強調要利用那些有許多具體事實和對此來說明現代資產階級的階級利益、階級組織同宗教團體、宗教宣傳組織之間的關係的書籍和小冊子,以啟發群眾正確對待宗教。

三、科學社會主義者應當保持自己世界觀的純潔性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政黨對待宗教的態度應該避免兩種傾向:一是將宗教與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混為一談。二是以行政命令消滅宗教。在製定和處理宗教問題的政策上,馬克思、恩格斯總的主張是:教會與國家分離、教會與教育分離,將宗教轉入私人範圍,使其成為公民個人的私事。馬克思在1871年的《法蘭西內戰》、恩格斯在1891年的《卡爾·馬克思〈法蘭西內戰〉一書導言》及《1891年社會民主黨綱領草案批判》中都表達了相同的意思,“公社在廢除了常備軍和警察這兩種就政府物質權利的工具以後,立刻著手摧毀精神壓迫的工具,即‘僧侶勢力’,方法是宣布教會與國家分離,並剝奪一切教會所占有的財產。教士們應當重新過私人的清修生活,象他們的前輩即使教徒們那樣靠信徒的施舍過活。一切學校對人民免費開放,不受教會和國家的幹涉。這樣,不但學校教育人人可以享受,而且科學也擺脫了階級成見和政府權力的桎梏。”[6]P296“宣布教會與國家分離,取消國家用於宗教事務的一切開支,並把一切教會財產轉為國家財產;……把一切宗教象征、神像、教義、禱告,總之,把‘有關個人良心的一切’,從學校中革除出去。教會和國家完全分離。國家無一例外的把一切宗教團體視為私人的團體。停止用國家資金對宗教團體提供任何補助,排除宗教團體對公立學校的一切影響(但是不能禁止他們用自己的資金創辦自己的學校並在那裏傳授他們的胡說)。”從上麵的宗教政策我們可以看到,馬克思、恩格斯一開始就反對宗教對人們的公共生活的幹預,力求排除教會組織對國家政治、教育的影響,同時,也不讚成國家和宗教教會組織的任何聯係,並主張剝奪一切教會所占有的財產,將其轉為國家所有等等。[7]P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