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嘉燧選中州集
程孟陽嘉燧常選元遺山《中州集》,新安有刻本。餘觀其去取,率不可解。即如劉迎無黨之七言古詩、李汾長源之七言律詩,乃集中眼目,雖北宋作者無以過之,顧多從刊削,所收反叢脞不足觀。牧齋先生稱其“老眼無花,照見古人心髓”,然歟,否歟?於鼎以此書寄餘,求增刪重刻之,餘謂存而不論可也。
呈史取名
唐人《常侍言旨》記明皇遷西內事,雲出朱崖太尉所續《呈史》。朱崖者,讚皇公也。宋嶽侍郎珂著《呈史》,蓋襲取讚皇之書以為名字。
鉤弋夫人
常疑漢武殺鉤弋事不可解,或以為雄猜之主不近人情,事亦有之耳。考之《西京雜記》:“鉤弋夫人從幸甘泉,告上曰:‘妾相運,應為陛下生一男,年七歲,妾當死。今必死於此不得歸矣,願自愛。’言終而卒,香聞十餘裏,因葬雲陵。上哀悼之,發塚開視,惟衣履存,乃為起通靈台於甘泉。”據此,則鉤弋去來皆非常人常理,安得有“去去不得活”之語邪!
百歲耆民
康熙四十二年,恩詔耆民百歲者,給與銀兩建坊。甘肅巡撫題報三人:寧夏右衛莫進忠一百三歲,肅州衛於國良一百歲,秦州李剛一百四歲。
廝役高壽
邑耆民劉才旺者,少曾為先伯祖大司馬公圉人,康熙乙酉,年一百八歲尚無恙。一夕,其子某與數客飲榻前,才旺已臥,亦引滿,自歌一曲,複引滿,又歌如前,凡三,歌亦三闋,遂鼾睡,明晨視之,已化去矣。雖本廝役,亦達人也。
詞牌改名
唐於ν以樂府有《想夫憐》,其名不雅,或曰南朝相府有瑞蓮,因歌為《相府蓮》(或是因王儉蓮幕事耳)。至今詩餘有《相府蓮》,ν所改也。餘昔與鄒程村(祗謨)同定《倚聲集》,長調有《秋思耗》者,餘嫌其名不雅,改為《畫屏秋色》。今詩餘遂有此名,餘所改也。
禦史反覆
平原董默庵(訥)以禦史大夫改江南江西總督,有某禦史者造之,甫就坐,大哭不已,董為感動,舉坐訝之。某出,旋造大冶相餘廬(國柱),入門揖起,即大笑。餘驚問之,對曰:“董某去矣,拔去眼中釘也。”京師傳之,皆惡其反覆。未幾罷官。
白銀樹
平原高苑城,晉寧州刺史辟閭允墓前有白銀樹二十株。高苑,吾縣鄰邑也,竟不知白銀樹何狀。按《洞冥記》:“影娥池北鳴禽苑,有青金樹,皮間有屑如金。”《西京雜記》:“上林有白銀、黃銀樹各十株。”
木蘭舟
陸魯望《詠木蘭花》詩雲:“幾度木蘭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述異記》:“七裏洲有魯班刻木蘭為舟,至今在洲中。”(或以為李義山詩)
女珊瑚
漢元封二年,鬱林郡貢珊瑚婦人,命植殿前,號曰女珊瑚。
鹿尾
京師極貴鹿尾,餘向引陳子昂賦、耶律楚材詩證之。考《酉陽雜俎》所記,乃不始於唐,魏使崔︱、李騫在中丞劉孝儀坐,考儀曰:“鄴中鹿尾,酒肴之最。”︱曰:“生魚、熊掌,孟子所稱;雞蹠、猩唇,呂氏所尚。鹿尾乃有奇味,竟闕載籍。”騫曰:“鄭氏稱益州鹿委,但未是尾耳。”觀此,則自南北朝已貴之(委,烏魁切,弱病也。鹿委之義未詳)。
馬戴行誼
餘常謂唐末詩人,馬戴為冠,其行誼亦不可及。《摭言》記戴佐大同軍幕,許棠往謁之,流連數月,但詩酒而已。忽一旦大會賓友,出棠家書授之,啟緘,乃知潛遣一介恤其家矣。此事亦古人所少。
玉雕物
唐相楊收,每下朝常弄一玉婆羅門子,高數寸,瑩徹精巧,雲是於闐王內庫中物。周時渠胥國獻玉駱駝,高五尺。
彈棋藏鉤
今人誤以弈棋為彈棋,固謬,然彈棋之製終亦不解。《廣記》雲:“今彈棋用棋二十四色,色別貴賤。又魏戲法,先立一棋於局中,餘者間黑白圍繞之,十八籌成都。”曹子桓雲:“昔京師妙工有二,合鄉侯東方安世、張公子,常恨不得與之對也。”《國史補》:唐有吉達、高越。藏鉤,亦謂之意摳,亦曰行鉤,見庾闡賦。其製:眾人分曹,或有奇,則往來於兩朋,謂之訁我鴟,亦曰飛鳥(訁我,吾何切,吟也。《說文》:嘉言也,與哦同)。
跳脫
唐文宗一日問宰相:“古詩雲‘輕衫襯跳脫’,跳脫竟是何物?”宰臣未對,上曰:“即今之腕釧也,《真誥》有‘斬粟金跳脫’,是臂飾。”又宣宗常賦詩,上句有“金步搖”,遣求進士對之,溫庭筠以“玉條脫”為對,宣宗賞焉。二事皆見唐小說,或是一事而傳聞異辭邪(上條出《盧氏雜說》,下條出《北夢瑣言》)?
畫鍾馗
吳道子畫鍾馗,手捉一鬼,以右手第二指抉鬼眼,時稱神妙。或以進蜀主孟昶,甚愛重之。一日,召示黃筌,謂曰:“若以拇指掏鬼眼,更有力,試改之。”筌請歸,數日看之不足.以絹素別畫一鍾馗,如昶指,並吳本進納。昶問之,對曰:“道子所畫,一身氣力、色貌俱在第二指,不在拇指,今筌所畫,一身氣力、意思並在拇指,是以不敢輒改。”此雖論畫,實詩文之妙訣,讀《史記》、《漢書》,須具此識力,始得其精義所在。
龔萬二郎中
昔在郎署,有龔、萬二郎中,同舍相狎,龔長身而萬短小。一日,同僚畢會,龔複以短小為謔,萬徐曰:“左氏雲‘筮短龜長’,殆為兄發耳。”一座大笑。
文章遲速
文章遲速不同,此由天性,不關工拙,故漢人雲:“飛章馳檄用枚皋,高文典冊用相如。”唐人詩雲:“潘緯十年吟《古鏡》,何涓一夕賦《瀟湘》。”又吳道子、大李將軍俱畫嘉陵江山水於大同殿壁,明皇曰:“李思訓數月之功,吳道玄一日之跡,皆極其妙。”蓋又不獨文章為然。
邊鸞丹青
唐邊鸞攻丹青,尤長於花鳥,折枝之妙,古所未有。晚客澤潞,貌五參連根,精妙之至。(《畫斷》)
藥方
《朝野僉載》雲:“被馬咬者,燒鞭鞘灰塗之。蜘蛛齧者,用雄黃末傅之。筋斷者,取旋複花絞取汁,以筋相對,以汁塗而封之,即續。”
靛水治噎
《廣五行記》雲:“絳州一僧病噎,都不下食,遺命弟子開其胸喉,視有何物。如其言,開視胸中,得一物似魚,有兩頭,遍體肉鱗,置缽中,跳躍不止。以諸毒藥內之,藥悉化為水。一僧以藍靛致缽,此蟲忄匡懼,繞缽馳走,須臾化為水矣。故世傳以靛水治噎疾,此與餘《香祖筆記》所記鵝血治噎相類。然鵝血試之,亦不甚效。
人參愈疾
唐天寶中,有趙生者,其先以文學顯,兄弟俱以進士、明經入仕。生獨魯鈍,年已壯,不為郡貢,發憤笈數百編,隱晉陽山中。旬餘,有翁衣褐造之,謂生曰:”子誌甚堅,老夫雖然無術有補於郎君,幸一謁我耳。“且曰:”吾段氏,家於山西大木之下。“言訖,忽亡所見。生遂往山西尋其跡,果有樹甚茂,生曰:”豈所謂段氏者乎?“遂以鍤發其下,得人參,長尺餘,肖翁形貌。生曰:”吾聞人參能為怪者,可愈疾。“遂瀹而食之。自是,豁然明悟,目所覽書,盡能窮其奧。歲餘,明經及第(《宣室誌》。按字書,,舉雅切,音賈)。
須考典故
畫家畫古人圖像,皆須考其時代,如冠舄、衣褶、車服之類。一有舛誤、杜撰,後人得而指之。詩賦亦然。宋史繩祖《學齋占畢》稱杜牧《阿房宮賦》”煙斜霧橫,焚椒蘭也“二句,尤不可及。謂《六經》止以椒蘭為香,《楚辭》言”椒漿蘭膏“亦然。若”沈檀龍麝“等字,皆出於西京以後。近世文士作《婕妤怨》、《明妃曲》,而引用”梅妝蓮步“,更為可笑。此皆齊、梁間事,漢時寧有之邪?故知作詩賦、作畫,皆貴考據典故,乃不貽譏後人。
命婦八階
宋政和初,定命婦八階,孺人次以室人,後改安人。見《占畢》。
西漢墓銘
《占畢》載漢西京時,南宮寢殿內有醇儒王史威長《葬銘》曰:”明明哲士,知存知亡。崇隴原野,非寧非康。不封不樹,作靈垂光。厥銘何依,王史威長。“雲見張茂先《博物誌》。此西漢墓銘之最古者。
白居易集
白樂天東林寺藏集,唐末為高駢取之,宋真宗重令繕寫裝潢送東林。其龍門香山寺本,經亂亦不複存。後履道宅為普明僧院,後唐明宗子秦王從榮,又寫本置院之經藏,即今本是也。乃知右文好事,不但真宗。
宋祁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