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動態CT增強掃描對孤立性肺結節診斷的臨床價值(1 / 2)

動態CT增強掃描對孤立性肺結節診斷的臨床價值

臨床研究

作者:戴勇

【摘 要】目的:對應用動態CT增強掃描方式對患有孤立性肺結節疾病的患者實施診斷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42例病理學診斷為孤立性肺結節疾病的患者,采用常規CT技術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定義為對照組),采用動態CT增強掃描技術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定義為觀察組)。對比兩種檢查方式與病理學診斷結果的符合率。結果:觀察組孤立性肺結節疾病診斷與病理學結果的符合率明顯高於對照組;整個檢查所需要時間明顯短於對照組。結論:應用動態CT增強掃描方式對患有孤立性肺結節疾病的患者實施診斷的臨床效果非常明顯。

【關鍵詞】動態CT增強掃描;孤立性肺結節;診斷

孤立性肺結節疾病的診斷,一直以來都是臨床上公認的胸部影像診斷的一個難點及熱點性問題[1]。本次研究對患有孤立性肺結節疾病的患者應用動態CT增強掃描方式診斷的效果進行研究。現彙報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42例病理學診斷為孤立性肺結節疾病的患者,其中包括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齡23-79歲,平均年齡(52.6±1.3)歲;患病時間1-26個月,平均患病時間(8.2±0.5)個月。上述自然指標研究對象之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 病例入選標準

(1)我院收治的術後病理學檢查確診為孤立性肺結節疾病的患者。

(2) 患者自願參與本次研究。

(3) 患者自願接受手術治療。

(4) 患者以往沒有接受過手術治療。

(5) 患者孤立性肺結節疾病患病時間在2年以內。

(6) 排除合並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

(7) 患者年齡在20-80歲之間。

1.3 方法

采用常規CT技術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定義為對照組),采用動態CT增強掃描技術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定義為觀察組),主要措施包括:采用我院現有的CT掃描儀,先對患者的病變部位進行平掃,選定病變的中心層麵作為同層的動態掃描層麵。靜脈團注非離子型對比劑,每秒鍾注射劑量為4ml,總量注射劑量控製在100ml,延遲時間在15s左右,至120s的時候掃描結束,對所選的同一層麵實施同層動態CT掃描處理。對獲得的同一層麵的圖像對密度進行測定,以縱隔窗上結節的60%圓形或橢圓形麵積對同一層麵的同一區域平均CT值水平進行測定。通過CT工作站對孤立性肺結節的時間-密度曲線進行建立[2]。1

.4 觀察指標

選擇兩組患者的兩種檢查方式與病理學診斷結果的符合率作為觀察指標進行對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