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輕盈攀高峰(1 / 1)

輕盈攀高峰

模型製作

作者:蔣佳霖

F3P是國際航聯(FAI)室內花式飛行比賽項目,對參加比賽的模型飛機有幾點特別規定:不得為模型直升機;模型的姿態、方向和高度控製須由地麵操縱手利用無線電信號操控其舵麵實現;參賽機總重不得大於500g;所有不排廢氣的動力裝置都可以作為其動力;電動動力係統所用電源電壓不得超過42V。按照項目規則要求,筆者嚐試製作了一架F3P練習機,可輕鬆完成多個室內花式飛行動作。

在設計時,筆者多方搜集相關資料後發現:翼展800mm的F3P模型飛機,起飛重量一般在120~140g,所以把製作目標定為130g。由於F3P模型飛機的總重越小,其翼麵載荷和慣性越小,也越容易做出輕盈、靈活的動作,因此在選擇電子設備時,盡量選用了重量較輕的配件。最終確定的電子設備及其他配件為:2812電機(KV值1 400),1個用於副翼的8.5g舵機,兩個用於方向舵和升降舵的舵機,從電機上拆下來的銅線用做舵機線,2.4G的4通道接收機(去掉接收機上所有接頭的外殼並用泡沫保持相互絕緣)以及PVC塑料片製作的舵和拉線。這樣算下來,空機重量須保持在60g左右。

可用作F3P練習機的機身材料有很多,最終選取了3mm厚EPP泡沫。EPP材料的比重小、韌性好,隻是質地偏軟,須用直徑1mm、1.5mm的碳纖杆和3mm厚碳纖片做加強。

製作的第一步是切割EPP材料(有條件的可使用激光切割機)。把畫好的模型飛機1∶1圖紙貼在EPP材料上,刀片保持豎直方向切割,且與泡沫板的夾角盡可能小。切好後在各個部件上做好安裝標記。如果使用鋒利的新刀片,切後的EPP泡沫邊緣會更整齊、漂亮。

第二步是用噴筆或噴灌漆給模型飛機的各個部件上色。噴漆時選用吸水效果差的銅版紙做遮擋物,用白乳膠混合適量水粘在泡沫上。因為遮擋紙的邊角位置容易在噴漆時被氣體吹起,造成邊角處界限不明晰,所以用大頭針將其固定。為某一部位上漸進色時,隻需在該處少量噴漆,慢慢就會形成顏色的自然漸進。在同一處上兩種顏色的漆時,則應先噴其中一種,待幹後遮擋住已噴漆部分,再噴另一種顏色。同時做若幹架模型飛機的部件,可節省切割和上色步驟的時間。

第三步是製作副翼鉸鏈、加強副翼。具體方法是,在機翼上、下表麵開出寬1mm、深1mm的槽,留下約1mm厚EPP材料作為副翼鉸鏈。開槽時先在鋼板尺外包裹砂紙,用其邊緣輕輕打磨,再用砂紙板打磨出斜角使鉸鏈轉動順暢。做好副翼鉸鏈後還要對鉸鏈進行加強。先在鉸鏈處穿上棉線,再在其兩端加膠水,並來回拉動使之浸滿膠水,等幹後鉸鏈就完成了。

加強副翼時,先在機翼背麵開槽,然後用直徑1mm碳纖杆把副翼區域分割成若幹個三角形,確認碳纖杆和泡沫板充分接觸後粘牢。為保證副翼可靠性,還需在其鉸鏈前端10mm處用直徑1mm碳纖杆加強。然後,將機翼放置在平麵上,壓上重物直至膠固化。

第四步是方向舵、升降舵的加強和鉸鏈製作。這兩個舵麵的加強方法與副翼相同,且同樣要在鉸鏈前端10mm處用直徑1mm碳纖杆加強,並放在平麵上壓重物保持平直。升降舵的鉸鏈用刷上膠水的細膠帶加工,方向舵的鉸鏈則采用副翼鉸鏈的製作方法。

第五步是機翼和機身的加強。在機翼前緣一段一段仔細粘貼3mm寬碳纖片,並用刷了膠水的細膠帶加固。機身的加強則是在其上下沿貼上1.5mm寬的碳纖片(用直徑1.5mm碳纖杆自行加工),機尾留一段碳纖片作為起落架。在機身與機翼重疊部分,切去機身加強條,保留機翼加強條。機頭適當加固。

第六步是機身的組裝。先將機身的水平部分和豎直部分組合,並在機身中部豎直方向添加1根碳纖杆。此處需要做一個支架,以保證模型飛機水平。然後用直徑1mm碳纖杆加固模型尾翼,纏上棉線並滴上502膠。在組合時,要特別注意方向舵與升降舵的垂直,必要時使用直角尺輔助。最後以尾翼為基準加固機身中部。

第七步是綁好機翼拉力線和加強機頭。因為僅靠碳纖杆和碳纖片,EPP材料機翼的強度遠遠達不到使用要求,所以需要使用拉力線。建議選用大拉力魚線,又細又結實。選取機翼適當位置處的碳纖片和碳纖杆,分別向機身中部的碳纖杆加強處的上下端點拉線(8根)。機頭是模型飛機連接動力和承受衝擊的地方,加固時先交叉貼上碳纖片,再綁上拉力線。

最後一步是起落架的製作和加固。先用直徑1mm的碳纖杆做出起落架連杆,再用PVC片和EPP泡沫做機輪。模型的機輪不易過大,直徑控製在10~15mm。最後用大頭針將輪子固定在碳纖杆上。因為直徑1mm的碳纖杆過於柔軟,所以要增加拉力線來提高強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