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消息一出紅海縣官場群起嘩然,尤其是縣衛生局內部參與競爭上崗的中層幹部更是群情激憤表示:“這封舉報信確實反映了縣衛生局內部競爭上崗工作的嚴重不公平想象,說的太好了!”
有人會疑惑,“之前眾人不還對此次的競爭上崗製度咬口稱讚嗎?怎麼轉眼之間全都變了說法?”
其實,但凡涉及到改革必定會影響到各方政治集團利益的瓜分,尤其是幹部人事製度方麵的改革更是直接影響到官場中人最為看重的領導崗位。一些原本對這項領導幹部競爭上崗改革製度心有腹誹的人巴不得利用機會把其中存在問題無限擴大。
一夜之間,之前還收獲眾多好評的紅海縣幹部競爭上崗人事製度改革在眾人口中突然變了風向。
有一些別有居心的領導和個人借著有人舉報的機會在背地裏肆意誣蔑此次幹部人事製度改革過程中縣委相關領導的公正形象。
種種跡象讓紅海縣內瞬間彌漫著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此事也很快引起了省紀委領導的重視。
為了盡快調查清楚事情真相,省紀委和省委組織部的領導經過協商,後特意調撥人員組成了一個調查組,開赴紅海縣對舉報信中反映問題的真相展開調查。還原問題的本質和真想,給群眾一個交代。
調查組在紅海縣足足深入調查了一個月終於得出結論:紅海縣委縣政府以及縣委組織部領導在紅海縣人事局、財政局進行競爭上崗製度改革試點的時候,所有的程序的確公開透明公正公平。
縣人事局和縣財政局的競爭上崗製度實施過程中,無論是參與報名官員的資格審查還是官員報名之後的競爭上崗演講,通通在媒體和老百姓的監督下進行,經過一輪輪實力比拚後選拔出來的領導幹部也是實至名歸。
但是,在接下來全縣各單位大規模展開競爭上崗製度推廣的時候,這項製度的實施卻在某些單位出現了變異的現象。
正如舉報信中所說,“縣衛生局的領導在競爭上崗製度改革過程中,一把手局長串通局領導班子成員和群眾代表,利用競爭上崗的機會把自己的人推上位卻,把一些工作能力極強的中層幹部就地免職。”
從這個事件中說明,衛生間在執行政策期間嚴重的不懲治,一把手必須免職和問責,經過調查組人員核實後認定舉報信中情況屬實。
調查組領導當即找到紅海縣委書記何忠濤談話,質問他,“為什麼會在縣裏的人事製度改革過程中出現如此嚴重不公的現象?縣裏為什麼沒有給與足夠的重視和監督,還是領導幹部參與這樣的腐敗。”
何忠濤原本是個沒骨頭的小人,起初幹部改革製度獲得上級領導諸多讚揚的時候他一個勁的往前衝沾沾自喜把功勞搶著往自己身上套,現在一聽說競爭上崗改革製度實施過程中出現問題推卸責任的速度比誰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