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說,造成病人精神敗壞、神氣離去、損傷的營衛不能恢複的危重狀況,是因為人們平時不懂養生之道,嗜好欲望沒有窮盡,憂愁患難沒有止境,以至於精氣敗壞,營血不行,衛氣的作用消失,神氣已消失殆盡,機體對治療已無反應,因此病就無法痊愈。
對此,元代滑壽注曰:“藥非正氣不能運行,針非正氣不能驅使。故曰針石之道,精神盡,誌意治,則病可愈。若精神越,誌意散,雖用針石,病亦不除。”
《靈樞·口問》中也說精神刺激可導致營衛不和,從而影響人體的正氣:“大驚卒恐,則血氣分離,陰陽破敗,經絡厥絕,脈道不能,陰陽相逆,衛氣稽留,經脈虛空,血氣不次,乃失其常。”
總之,不良的情誌會對體內營衛產生不良的影響,從而損傷人體的正氣,使疾病無法痊愈。因此,患病時,在進行藥療與食療的同時,也要避免產生不良的情誌。當然,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情誌的變化,對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誌要有節製,否則會影響到人的生理,使氣血功能紊亂,營衛失常,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養生之道
每個人都有不順心或遇到挫折的時候,這時,悲傷、憤怒、抑鬱、憂愁等損害健康的惡性情緒便會紛至遝來。但是,沒有人喜歡受到這種情緒的影響,如何盡快盡早地積極化解壞情緒?筆者給大家推薦了以下幾種措施:
多做運動
跑步、遊泳、散步等體育活動,都是化解不良情緒行之有效的措施。
曬太陽
美國著名精神病專家繆勒指出,適當的陽光照射可改善抑鬱病人的病情。
吃香蕉
香蕉中含有一種可以幫助人腦產生5-羥色氨的物質,它可減少不良激素的分泌,吃後使人感到安靜、愉快。
大聲哭喊
找個僻靜的地方,盡情地大聲哭喊。心理專家研究發現,這種哭喊可使壓抑的心理得到盡情宣泄,同時,由不良情緒產生的毒素也可通過哭喊釋放出來。
聽音樂
音樂可使人的大腦產生一種鎮靜安神的物質,但要注意選擇“對路”的音樂,不當的音樂反而更加影響情緒。
睡好覺
睡眠有助於克服惡劣的情緒,使人穩心定神,一覺醒來,心情也會自然而然地好起來。
觀賞花草
花草的顏色和氣味有調解情緒的作用。
遊覽山水
外麵的高天流雲,還有綠樹青草紅花,都會伸出魔法之手,讓你從壞心情中慢慢走出來。想不通的事情也許能想通,看不透的事情也許能曲徑通幽,心胸也會變得豁達豪放起來。
養生典範
著名美學家、書法家、北京大學教授楊辛,雖然已是耄耋老人,但他的思維還是那麼敏捷,神采飛揚,年輕人都自愧不如。關於養生之道,楊先生有自己的秘訣:
“養生貴在養心”
“養心之道,貴在保持心境平和。”楊先生說,“如何保持心境平和,一是順其自然,二是積極看待生活中的挫折。”楊先生的一生經曆,坎坷複坎坷,可謂多災多難。他12歲父母雙亡。年輕時做過學徒、賣過報紙、文革又被打成黑幫分子,下放勞動,當過鍋爐工、管工、木工,什麼粗活重活都幹過。但他心態樂觀,笑對人生,總是以平和、寬容、豁達心態麵對生活,保持飽滿、愉快的精神,戰勝挫折,終於迎來生命的春天。退休以後,他開始全身心地投入書法研究和練習,以寫字保持自己的安靜,忘掉衰老和煩惱,得以養生。
“養心貴在愉悅”
這是楊先生的第二個秘訣。他的書法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可他的作品大多贈送了朋友,分文不取。他說,沒有友誼的人,就像一片荒漠,而友誼的滋潤能使人快樂增加一倍,煩惱減少一半。抗洪搶險、抗擊非典、神舟五號發射成功,他都寫出最好的字,贈送。他說,每寫一個字,都會使自己的心情無比快樂。
“養心貴在充實”
這是楊辛的又一個體會。他雖然從崗位上退了下來,但他的生活和研究工作卻更加充實了。近20年來,他從事泰山美學的研究,他曾先後40次登上泰山,其中,20多次是他70歲以後登上去的。除了3次是坐纜車,其餘都是徒步上去的。他說,泰山的美景,豐富了自己的學術寶庫,也充實了自己的人生體驗。
五美麗秀發
原文
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其主脾也。
——《素問·五髒生成篇》
譯文
腎髒與骨骼相應,它的榮華表現在頭發上,脾土製約腎水。
闡釋
在中醫學說中,血和精是人體的根本,一切人體內外有形的器官和組織,都與精血相關,頭發更為密切。
中醫學認為,“發為血之餘”——頭發由多餘的血液生成;“腎之華在發”——腎髒的光彩表現在頭發。
意思是說,頭發的榮枯潤澤與身體中血氣的盛衰和腎氣的強弱息息相關。
《內經》雲:“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其主脾也。”腎髒與骨骼相應,它的榮華表現在頭發上,脾土製約腎水。
正如《內經》所說,一頭健美的秀發,是身體健康的一麵鏡子。人人都希望擁有一頭烏黑潤澤、茂盛濃密、清潔柔順且富有彈性的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