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老人生動詳盡的解說換來了居民們的陣陣掌聲,他們都爭先恐後地向王偉老人提出各種自己急切想了解的腸道健康問題,場麵十分熱烈活躍。
四清靜養神
原文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從安來?是以誌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素問·上古天真論》
譯文
心境上保持清心寡欲,排除雜念妄想,人體真氣才能運行正常,精氣和神氣固守在內,這樣,疾病就無從發生。所以,情誌安閑而不追求過多的欲望,情緒安定而不焦慮和驚恐,身體適當勞作而不過度勞累,這樣,真氣就會運行通暢,各人都能隨其所欲而滿足自己的願望。
闡釋
《內經》主張清靜養神,這一觀點影響深遠。
《內經》雲:“靜則神藏,燥則消亡。”
《內經》又雲:“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一個人如果能夠保持精神情緒的恬靜、安詳,不要有太多的欲望和雜念,體內的真氣就會始終保持充足的狀態,精神安定,怎麼會得病呢?
《內經》認為,人的神誌保持安寧,則病少,健康長壽,即使患病,也易於治療。反之,如果神誌動燥不安,不但易於患病,且病也難以治愈。
事實上,“恬淡”、“清虛”,使神誌安寧、內心安定,對身體健康、延年益壽非常有益。
養生之道
祖國醫學認為,精、氣、神乃人身之三寶,是祛病延年的內在因素,精與氣又是神的物質基礎。精氣足則神旺,精氣虛則神衰。神是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也就是人的精神狀態、思維活動。神在人體居於首要地位,惟有神的存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動現象。
“神強必多壽”。曆代養生學家都把調養精神作為養生防老之本法、防病治病之良藥,如《淮南子》說:“神清誌平,百節皆寧,養性之本也;肥肌膚,充腸腹,供嗜欲,養性之末也。”對心神的怡養、情誌的調攝,可增強形神的高度統一,以延年益壽。
調神之法有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虛靜養神
調神攝生,靜養為首。養生學家認為靜養之要在於養心,道、儒、佛、醫都有此主張。“儒曰正心,佛曰明心,道曰煉心,要皆參修心學一事”,“萬法唯心,萬道唯心。心為人之主宰……”經常保持思想清靜,調攝精神,可有效地增強肌體的抗病能力,有益身心健康。
安心養神
泰然處之,處事達觀。人生不會沒有憂患,對於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種種複雜問題及任何重大變故,都要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和達觀的處世態度,要養成理智與冷靜的個性,凡事從容以待,冷靜思考,正確處理各種難題。另外,也應消除嫉妒。嫉妒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病態心理,它可使情緒煩躁,心境抑鬱。
清心寡欲
清心寡欲是指減少私心雜念,降低對名利和物質的嗜欲。我國曆代養生學家都非常重視清心寡欲,認為這是調攝精神、延年益壽的重要方法。
省思少慮
思慮過多會使肌體氣血失調,耗傷心神而損壽命。省思少慮,養心斂思這種自我調節方法,能使肌體生理功能處於最佳狀態。隻有精神靜謐,從容溫和,排除雜念,省思少慮,專心致誌,才能做到安靜調和,心胸豁達,神清氣和,使肌體功能協調,生活規律,有利於養生,促進健康長壽。
開朗樂觀
保持樂觀的情緒,開朗的性格,是調攝精神、養生健身、延年益壽的必備條件。性格開朗,精神樂觀是養生健身的要素。對待問題要目光遠大,心胸開闊,寬以待人,大度處事。要精神愉快,在生活享受方麵,要培養“知足常樂”的思想,不慕虛榮,不盲目追求名利和享受,培養幽默風趣感,做到笑顏常駐,笑口常開。
舒暢情誌
舒暢情誌是指舒調七情六欲,使其暢達,以利心神和調,五髒安定。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欲,但七情六欲過極對機體健康危害極大。舒暢情誌的具體方法多種多樣,古人論述頗多,可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興趣愛好,自行選擇。如詩歌詞賦、琴棋書畫、花木鳥魚、藝術欣賞、古物收藏、旅遊垂釣等。這樣,精神有所寄托,去除煩惱,陶冶性情,抒情暢誌,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才能促進養生長壽。
養生典範
宋慶齡(1893~1981),我國著名的政治家、社會活動家。
毫無疑問,宋慶齡是中華民族一位傑出的婦女,她的個人品格既完美又獨特,凡是見過她的人都能感受到她的氣質。
她楚楚動人的容貌中帶有一種“沉思”,令人覺得她是一位既有巨大精神力量,又有突出個人魅力的女性。她經曆漫漫歲月而不衰———年輕時是美人,年老時依然是美人———是一種美的典範,一種經典的自然美。
照片上的她給人的印象是一位既嫻雅又顯得柔弱的美麗女性。但如果仔細看,人們就能感覺她那種內在的平靜,那種內在的力量。
她美麗健康的最大秘訣是“寧靜”。這種“寧靜”是一種內在的平靜感。無論生活和社會如何變化,這種“寧靜”始終保留在她身上,她因此也一直保持著特有的美。
內在的平靜是她保持美麗的源泉,是她內心的一種反映,它的外在表現是一種愛。這種愛不是狹窄的、自私的,而是博大的、無私的。這種內心的平靜來自熱愛自己的民族,來自熱愛大眾百姓。
在紛擾複雜的世界裏,要保持內在的平靜,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她充分認識到工作責任中所麵臨的種種困難。她認為要保持內心平靜,就必須尋找能夠支撐你的平衡感,這樣才能保持內心平靜,才能在生活中尋得真正而持久的美。
一次,一位好朋友問她:“您最大的美容健康秘訣是什麼?”她告訴朋友:不為外麵的花花世界迷惑,心平氣和地麵對一切,這樣才會有美好的內心世界,這樣才會更加健康美麗。
可以看出,她美麗健康的“秘訣”就是使自己始終保持一種內在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