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典範
馬少波,原名馬誌遠,山東萊州人,1918年生,我國著名的劇作家和戲曲理論家。
馬老身材修長,臉龐清秀,鼻梁挺直,雙目炯炯有神。雖幾經滄桑,飽嚐憂患,卻仍精神矍鑠。
馬老有夜間創作的習慣。談到工作與養生的關係,馬老說:“我沒有整塊的、具體的時間來考慮和安排養生,因為總有事情要做。我以為常動腦的人是不會得老年癡呆症的。至於養生,有心者處處皆可養生,不必拘於什麼形式。”
“老年人的生活不要太單調,想方設法多培養些愛好,唱唱歌,跳跳舞,學幾套健身操,邀上幾個朋友到青山綠水間登高、垂釣,擺弄一下兒孫們的玩具,坐下來看看動畫片,在遊戲中強身健體。這樣的‘貪玩’可以擺脫因年老而產生的失落感和自卑感。在活動身體的同時,保持了心理健康,一舉兩得。”
“種花養草,對舒筋活血無疑是有好處的。草的綠和雅,花的美和豔,這些作用於視覺,會給人以純潔和美好的感覺。茶餘飯後觀之,頓覺賞心悅目、氣爽神清,疲勞和煩惱便隨之煙消雲散。”
“如今的‘話療’也很時尚,找個摯友說說心裏話,對健康十分有益。倘若離朋友處隻有一兩站路,就用不著坐車了,神定氣閑地慢慢踱步過去,既省了錢,也能養生……”
生活中的馬老有“六忌”:
忌貪吃:飲食宜八分飽,飲食溫度宜溫不宜燙,三餐進食時間不宜遲,不宜每天精米白麵,肉食、甜食和油炸食品不宜吃得太多,應適可而止。
忌貪睡:睡眠時間過長會使大腦功能發生障礙,記憶力和理解能力減退。一般情況下,每天睡眠7~8個小時為宜。
忌貪杯:少量飲酒可以舒筋活血,有一定的健身作用,但切不可貪杯。即使是啤酒亦不可多喝,特別是經過冰凍的,很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忌貪看:這裏指的是貪看電視。若每天不間斷地、長時間地看電視,對視力和身體不利;長時間坐著不動,會妨礙下肢血液循環。看電視時,可同時用健身器械鍛煉身體。
忌貪練:過量、過強的運動會使熱量大量消耗,還會出現筋骨和肌肉酸軟,非但不能起到增強體質的作用,而且會適得其反。運動當與人的年齡、體質、能力相適應。
忌貪財:因為貪求物質財富,頭腦中成天琢磨的是錢,心裏始終得不到安寧,心理也就難以平衡,這無疑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害。
四睡眠養生
原文
夫衛氣者,晝日常行於陽,夜行於陰,故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悟。
——《靈樞·大惑論》
譯文
衛氣是白天行於陽分,夜間行於陰分的,所以衛氣在陽分行盡人就要睡眠,在陰分行盡人就醒了。
闡釋
《內經》認為,人的睡眠與衛氣有關。
《靈樞·大惑論》中有:“夫衛氣者,晝日常行於陽,夜行於陰,故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悟。”也就是說,衛氣白天運行於陽分(外表),夜間則運行於陰分(內部),所以衛氣在陽分行盡人就要睡眠,在陰分行盡人就醒了。《靈樞·營衛生會》中還具體提到:“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故至陽而氣,至陰而起。”
而我們平常所說的“失眠”就是衛氣不得入陰所引起的。《內經》雲:“衛氣不得入陰,常留於陽。不得入於陰,故目不瞑。”
失眠是健康養生的大敵,長期失眠會使人精神委靡,身體抵抗力下降,從而導致百病叢生。因此,健康養生必須克服失眠。
養生之道
許多人抱怨夜晚久久無法入眠,對此,他們常用的方法是吃安眠藥物,但是這一方法是失眠症研究人員最不提倡的。近年來,隨著醫生和有關研究人員的努力,有關專家提出了8個自我克服失眠症的方法。
睡覺之前要使心平靜下來
有些人一天到晚都很忙,到了晚上躺在床上才想起來要把白天所發生的事情細想一遍。這麼做的結果當然不利於睡眠。正確的方法是在睡覺前的一兩小時抽出十幾分鍾集中精力把白天的事情想一想,做出該如何處理問題的決定,之後將第二天要做的工作簡單地做個計劃。這種方法可以幫助你減少煩惱、放鬆大腦,使你能夠一上床就很快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