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網購中提防安全(1 / 2)

網購中提防安全

科學視點

提要:網購並不是一件新鮮事,但近年來網購人群規模越來越大,網購仿佛無孔不入地滲進人們的生活,狂熱的網絡消費支撐著人們的衣食住行。但不可否認的是,網購在提升效率、方便用戶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安全問題和社會問題。

小麗周末約了朋友吃飯。且看她一身的行頭:淘寶代購的韓風連衣裙、唯品會搶購的小皮鞋、某網上商城秒殺的Gucci手包,連遇水就開出隱形花朵的陽傘也是從蘑菇街、美麗說一類的購物分享網站上淘回來的。小麗來到購物廣場旁,用手機APP查看了附近的自助團購,選定付完款就招呼朋友走進了自助餐廳。她興奮地跟朋友說,已經提前一個月在網上買到了打折機票,準備飛往麗江度假,連酒店都已經網訂好了。

在移動互聯網與傳統互聯網編織的環境下,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聚集了越來越多熱愛網購的人。人們喜愛網購的程度可以從2013年最新發布的《2012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研究報告》和《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1次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反映出來:截至2012年12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2.42億人,實際通過手機購物的用戶規模達到5544萬人,占手機網民的13.2%。我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金額達到12594億元,較2011年增長66.5%。我國網購用戶人均年網購消費金額達到5203元,與2011年相比增加1302元。

網購體驗“冰火兩重天”

其實,網購並不是一件新鮮事,但近年來網購人群規模越來越大,網購仿佛無孔不入地滲進人們的生活,狂熱的網絡消費支撐著人們的衣食住行。

《報告》顯示:2012年,用戶網上購買最多的商品類型是服裝鞋帽,81.8%的用戶最近半年在網上購買過服裝鞋帽。第二位的是日用百貨,用戶購買的比例達到31.6%。第三位的是電腦、通訊數碼產品及配件,用戶購買比例為29.6%。購買家用電器和書籍音像製品的比例也分別為22.9%和18.4%。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人在網上購買遊戲卡、化妝品、食品、電影票、餐飲美食服務等,如果地區條件適宜,還能在網上交水電費,預約各種掛號服務、使用各大銀行的理財產品等。

人們在線預訂旅行也越來越頻繁,據《2012年中國網民在線旅行預訂行為調查報告》,截至2012年6月,我國使用在線旅行預訂的網民為4258萬人。由於我國火車票在網上的預售期比窗口售票和電話訂票都要長,目前越來越多的人在網上預訂火車票。

另外,團購也是近年比較火的網購方式之一。據團800的《2012年度中國團購行業數據統計報告》顯示,國內團購市場2012年全年開團期數共249.9萬期,成交額總量達到213.9億元,團購用戶規模達到4.56億人次。

網購帶來的便利是有目共睹的。不少人接受采訪時表示,網購十分便利,大部分商品相對商場來說比較便宜。

中國互聯網中心互聯網發展研究部的分析師陳晶晶指出,電子商務網站提供的品類和商家數量豐富,便於用戶“一站式”查詢、比較、購買。網購一般可提供送貨上門服務,不必出門,便可享受貼心服務,獲得所需商品省時省力。

在網購出現之前,傳統零售業界已經進入市場發展惰性周期,網購打破了這一平靜,整合優化供應鏈,提升用戶體驗,促進整個商品銷售效率的大幅提升。

當前電子商務行業的利潤模式不再是簡單的商品差價,而是減少過程中不必要的浪費,如實體店高額的租金。網絡商家通過高質量的服務,如快捷的物流、打破時間和地域限製、“一站式”購物等,提升產品的溢價能力,從而獲得利潤。

北京師範大學學者馬麗和童建軍在進行網購的人類學研究時,也認為個性消費、網絡廣告和文化符號的影響都在推動人們對網購的熱情。

但有時熱情也會被涼水澆,不少人有過不愉快的網購經曆。大學生艾青不太熱衷網購,他認為:“物流是你不能控製的,可能出問題,會變得麻煩。而且現在給差評的話有風險,會被騷擾,煩人。”

很多人的網購遭遇印證了艾青的擔憂,現在網上常曝光賣家因為買家給差評而采取郵寄死老鼠、靈牌等作為報複手段,另外收到的商品貨不對版、質量有嚴重問題也很常見。

有消費者表示,如果按照消費總量來看,自己的網購消費其實並沒有節省多少錢。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曾對用戶網購不愉快經曆進行調查,用戶網絡購物不滿意的方麵,最多的是送貨時間太長,有49.2%的比例;第二位是感覺商品與網站宣傳不一致,占49%;第三位是買到假冒偽劣產品,有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