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複原乳同樣有營養(1 / 1)

複原乳同樣有營養

食之有道

作者:雲無心

提要:最近複原乳引起軒然大波。先是說有60%的液態奶是奶粉衝兌,跟進的新聞又把這一比例提高到了90%。“專家”還指出“衝兌奶營養流失嚴重”,一時間人心惶惶

複原乳又稱“還原乳”或“還原奶”,是指把牛奶濃縮、幹燥成為濃縮乳或乳粉,再添加適量水,製成與原乳中水、固體物比例相當的乳液。通俗地講,還原奶就是用奶粉勾兌還原而成的牛奶。加工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在鮮牛奶中摻入比例不等的奶粉;另一種是以奶粉為原料生產的飲料。

巴氏奶、常溫奶和複原奶是市場上液態奶的三種形式。巴氏奶隻經過70℃十幾秒鍾的加熱,對奶的影響比較小,很好地保持了外觀和風味。常溫奶一般在135℃以上加熱幾秒,對奶的風味和顏色有比較明顯的影響。而複原奶是把牛奶先做成奶粉,再加水衝兌還原得到。因為在幹燥前要經過一次高溫滅菌,衝兌之後還要再超高溫一次,所以加熱程度最深。

高溫加熱的確能破壞一些營養成分。不過與巴氏奶相比,常溫奶和複原奶破壞得並不大。牛奶隻是食譜中的一種,它的優勢在於優質蛋白和鈣,而它們都幾乎不受高溫的影響。所謂“高溫導致蛋白質變性”純粹是混淆視聽。人們所吃的任何一種熟食,其中的蛋白質都經過了充分的加熱變性,比如雞蛋、肉和豆製品,不變性幾乎無法吃。食譜中的蛋白質被加熱變性不僅不損失營養,甚至有助於消化。而鈣是無機鹽,怎麼加熱都不會變化。雖然在經過超高溫加熱,它的溶解狀態可能會有一定的變化,但並沒有證據顯示這一變化會明顯影響吸收。

加熱會損失一些維生素,但牛奶中本來就不是維生素的主要來源。而且,加熱導致的損失比多數人想象得要小得多。比如,維生素B2和B12,奶粉的損失隻有15%左右。

目前市場上可能有許多複原奶沒有標注,這本身是嚴重非法的行為,毫無疑問應該嚴肅追究。但巴氏奶、常溫奶和複原奶在營養方麵的差異很小,並不值得過分關注。加熱大大改變了它們的外觀和風味,所以在營銷中必須明確區分一方麵是消費者的知情權,另一方麵是它們之間確實有所不同。

巴氏鮮奶沒有什麼不好,但對於非產奶地區,它的成本高而且出安全事故的環節很多。常溫奶和複原奶就具有明顯的優勢。隻要按照國家標準生產,並明確標明“複原乳”或者“含有XX%複原乳”,複原奶一樣是合理的選擇。(來源:廣州日報)

鏈接

如何區別鮮奶和非鮮奶

首先,看看是不是巴氏消毒奶,因為“巴氏消毒奶”就是以前所說的“純鮮奶”;其次要看牛奶保質期的時間,一般巴氏奶保質期1-3日內,常溫奶的保質期超過幾個月;最後看牛奶是不是在冷鏈係統(冰箱或冰櫃)內存放,鮮奶必須要在冷鏈係統內才能保存,常溫下幾個小時就會變質。(常溫奶不等於複原乳)(來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