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在用人之時,首先要肯定被用的人確有真才實學,並且那些真才實學又確實是組織所需要的,然後再看他的毛病缺點對組織來說是否致命。比如,有吃喝嫖賭惡習的人,是絕不能當政府官員的;有偷摸劣跡的人,絕不可用來看守財物;極端自私的人,絕不可用來從事慈善活動。一個優秀的領導就應該對人才因勢利導,使其發揮最大的才能,而不能一味求全,因小失大。
曲突徙薪——亡羊補牢,不如防患於未然
與其等到災難發生後,再拚命挽救來降低損失,倒不如防患於未然,使災難不會發生,等到羊丟失了再去補牢。
心理寓言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裏做客,看見主人家廚房的灶上煙囪是直的,旁邊又有很多木柴。?客人告訴主人說:“煙囪要改曲,木柴須移去,否則將來可能會導致廚房火災。”主人聽了不以為然,沒有做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的廚房果然失火,四周的鄰居趕緊跑來救火。在大夥的齊心協力下,火最終撲滅了。於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請四鄰,以酬謝他們救火的功勞,卻沒有請當初建議他將木柴移走、煙囪改曲的客人。
有人對主人說:“如果當初你聽了那位先生的話,今天也不用準備筵席了,而且沒有火災的損失。現在論功行賞,原先給你建議的人沒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卻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頓時省悟,趕緊去邀請當初給予建議的那位客人來吃酒。?
詭計點撥
在中醫理論中,有“上工治未病”的說法,意思是說,真正高明的醫生是讓人不生病,而不是等人生病之後再去醫治。這種理念運用到安全管理當中同樣有效。
在這則寓言故事中,主人最初的邏輯是,隻有滅火的鄰居才是真正出了力,解決了實際的問題,應當受到酬謝。事實上,如果他聽取了當初那位客人的建議,完全有可能避免火災的發生,從這個角度來說,那位客人才是最大的功臣。作為一個管理者,必須要有防患於未然的意識,不要等到問題出現了,再心急火燎地去補救。要知道,亡羊補牢固然可以減少損失,但如果在羊丟失之前就把羊圈補好,不是更好嗎?
很多管理者都知道預防的重要性,可在現實生活中又往往將“挽救”擺在最重要的位置。為什麼人們總是輕視預防呢?主要是因為僥幸心理:“說不定不會發生呢!”然而,隱患不會因為我們的僥幸而消除,損失也就不可避免了。
總之,一個管理者必須明白,一旦災難發生,無論我們如何努力挽救使損失降到最低,都不如防患於未然,想辦法使災難不發生。
鷹和鼴鼠——忽視基層的意見,是管理失誤的根源
基層的意見往往是最有價值的,因為它直接來自實際。隻有充分吸納來自基層的意見,迅速做出相應的調整,才能在管理當中少走彎路、少遇挫折。
心理寓言
鷹王和鷹後從遙遠的地方飛到遠離人類的森林。它們打算在密林深處定居下來,於是就挑選了一棵又高又大、枝繁葉茂的橡樹,在最高的一根樹枝上開始築巢,準備夏天在這裏孵養後代。
鼴鼠聽到這個消息,大著膽子向鷹王提出警告:“這棵橡樹可不是安全的住所,它的根幾乎爛光了,隨時都有倒掉的危險,你們最好不要在這兒築巢。”
嘿,這真是怪事!老鷹還需要鼴鼠來提醒?你們這些躲在洞裏的家夥,難道能否認老鷹的眼睛是銳利的嗎?鼴鼠是什麼東西,竟然膽敢跑出來幹涉鷹王的事情?
鷹王根本聽不進鼴鼠的勸告,立刻動手築巢,並且當天就搬了進去。不久,鷹後孵出了一窩可愛的小家夥。
一天早晨,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外出打獵的鷹王帶著豐盛的早餐飛回家來。然而,那棵橡樹已經倒掉了,它的鷹後和子女都已經摔死了。
看到眼前的情景,鷹王悲痛不已,它放聲大哭道:“我多麼不幸啊!我把最好的忠告當成了耳邊風,所以,命運就給予我這樣嚴厲的懲罰。我從來不曾料到,一隻鼴鼠的警告竟會是這樣準確,真是怪事!真是怪事!”
“輕視從下麵來的忠告是愚蠢的,”鼴鼠答道,“你想一想,我就在地底下打洞,和樹根十分接近,樹根是好是壞,還有誰會比我知道得更清楚呢?”
詭計點撥
唐太宗李世民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作為一個管理者,不能高高在上,要懂得聽取民眾的意見,否則就會像寓言中的鷹王一樣,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不僅一個國家如此,一個企業、一個團隊也是一樣。
來自基層的意見與建議價值最大,因為那是實事求是的真知灼見。在一些企業的管理實踐中,一線員工的建議往往到不了總裁那裏,盡管總裁很想聽到一線的意見,盡管員工的意見非常好,原因在哪裏呢?因為在等級森嚴的企業管理製度中,自下而上一級一級的彙報導致了信息在傳輸過程中的“失真”,越級彙報工作一直被視為“大忌”,這樣,管理層與基層員工就被“隔離”起來,決策自然難免失誤。
有關研究表明:管理中70%的錯誤是由於溝通不善造成的。與員工進行直接交流就要向員工敞開總裁辦公室的大門,鼓勵越級報告。在惠普公司,總裁的辦公室從來沒有門,員工受到頂頭上司的不公正待遇或看到公司發生問題時,可以直接提出,還可越級反映。在摩托羅拉,所有管理者辦公室的門都是絕對敞開的,任何員工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直接推門進來,與任何級別的上司平等交流。可以說,正是因為一線的建議與意見和公司高層直接“鏈接”,公司決策才不會失誤,而且新的管理製度與舉措也能得到基層員工的支持與配合。
離家出走的小狗——給下屬金錢,還不如給他機會
做領導的要明白一點,對一個員工來說,機會永遠要比金錢重要得多。要想留住人才,與其提高他的工資待遇,倒不如向他提供適合其發展的工作平台。
心理寓言
某戶人家養了一隻小狗,有一天小狗忽然走失了,這戶人家馬上報了警。幾天後,小狗被人送到警察局,警察立刻通知了這家人。
在等待主人的時候,警察突然發現這隻小狗沒有一點歡喜的神情,反而在很悲傷地流淚。警察相當好奇,問:“你應該高興才對,怎麼流淚了?”
小狗回答:“警察先生啊,你有所不知,我是離家出走的啊!”
警察有些吃驚:“你家主人虐待你麼?為什麼要離家出走?”
小狗悲傷地說:“我在主人家裏已經待了很多年了,從一開始就負責家人的安全,一直盡忠職守地執行我的職責。當然,主人也誇獎我的業績,平時見到我會摸摸我,拍拍我,常會帶我出去散步。那種保衛一家人的成就感,那種受重視、受疼愛的感覺,讓我更加提醒自己,好好保護這一家人,直到有一天……”
“怎麼樣?”警察追問道。
“有一天,家裏裝上了防盜門,從此我失業了。看門不再是我的職責,家人也不需要我保護了,整天無所事事,對家庭一點用都沒有。雖然主人還是一樣飼養我,但是我實在受不了這種受冷落的感覺,所以才會離家出走,寧願過這種流浪的日子。”
詭計點撥
在組織生活中,任何一個人都渴望得到領導的信任,受到領導的器重。這種信任與器重又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以物質獎勵的方式提高待遇,另一種以精神獎勵的方式提供發展空間。對於那些沒有什麼理想,甘願平平淡淡度過一生的人來說,渴望的是前者;對於有著遠大抱負,追求人生價值的人來說,最渴望的則往往是後者。因此,一個領導者要想留住真正的人才,與其給他豐厚的報酬,還不如為他提供適合其發展的平台。
在這則寓言中,小狗之所以離家出走,就是因為它是一隻有理想的小狗,它不像那些隻懂得阿諛奉承主人的寵物狗,它為自己確立了生活的目標——把門看好,這個目標失去之後,它就感覺生命失去了價值,因此寧可過流浪的生活。其實,這種機會大於金錢的思想,從古至今都廣泛地存在著,隻是有些人沒有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