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是狼型的人。這類人屬於有勇無謀型,他們缺乏必要的戒備心理,雖然能力很強,但往往容易吃虧上當,因為他們總是把自己的情緒表露在外麵,很容易被人操控。對於這樣的人,可以適當地利用,但是你自己千萬不要做這樣的人。
最後是熊和野豬型的人。這類人屬於衝動型領導,他們經常頭腦發熱,從而做出不理智的判斷。如果你是一名員工,遇到這種類型的領導,無論什麼事都一定要向領導直接反映,須知“先入為主”,讓他相信你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是一名領導,務必從這類人身上吸取教訓,遇事要調查研究,切勿魯莽武斷,做出不理智的舉動,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總之,作為一名職場中人,應該善於利用各種關係,達到自己的目的。首先自己要保持低調,不要讓他人看出自己的意圖,同時還要盡量讓我們的對手得意忘形,從中找出他的漏洞,讓他成為眾矢之的,結果不用自己動手就能將其打敗。
毛驢開荒——站在領導立場上想問題,站在自己立場上辦事
同一項任務,有的人隻用半個月就做得漂漂亮亮,而有的人搞了一個月還是馬馬虎虎,這就是方法造成的差距。一個優秀的員工,必須學會在工作中找方法。
心理寓言
獅王要毛驢負責開墾一塊500畝的荒地。毛驢接到命令後馬上行動起來,它領著眾毛驢們起早貪黑,幹得非常起勁。
過了幾天,獅王前來視察,對毛驢說:“怎麼這麼長時間了,還沒開墾出來?要抓緊時間,爭取下個月完成。”
毛驢一聽傻了眼,自己沒白沒黑地幹,還落個不是。下個月完成?這怎麼可能呢?這麼大一片地!
毛驢整天愁眉不展,茶飯不進,又加上日夜操勞,瘦了一大圈。一天,狐狸悄悄地跑來對毛驢說:“毛驢兄弟,你幹活也要講究點策略,你沒見獅王每次來都在公路上轉一圈便走嗎?它什麼時候到地裏去看一次了?你聽我的:先把路邊的地開墾好就行,至於裏邊的,你再慢慢來嘛。”
“唉,也隻好如此了!”毛驢無奈,聽從了狐狸的意見,隻把路邊的地開墾了出來,並種上了莊稼。
一個月後,獅王又來視察,它看見地已開墾出來,莊稼也已長出了小苗苗,很高興,當即表示獎勵毛驢10萬元錢。毛驢用這些錢買了10餘台機器,把餘下的地也開墾了出來。
第二年,毛驢因成績突出,被調到了獅王府上班。
詭計點撥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人都會遇到像毛驢一樣的情況:費了半天力,結果還挨領導一頓批評。其實,毛驢的問題就在於,它在工作中不講方法,隻懂得低頭拉車,不懂得抬頭看路,結果領導看不到它的成績,當然要受到批評。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做事情要講究方法與策略,有些事情並不是埋頭苦幹就能做好的。要知道,愚公移山的精神固然可貴,采取靈活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當然,這裏的“靈活”並不是要你偷奸耍滑、弄虛作假,而是說在工作中應當盡量找到一種事半功倍的方法。
在工作當中,我們會發現,同樣一項任務,有的人用半天的時間就能完成得非常好,而有些人耗費了一天還是馬馬虎虎。這就是方法帶來的差距。毛驢聽取狐狸的建議,先開墾路邊的地,然後再用獅王賞的錢買機器,用機器開墾其他地,最終把工作完成得漂漂亮亮。這就是方法的作用。
當然,現實生活中的方法不會像寓言中的那樣簡單,但是,這種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無論什麼工作,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是存在的,隻要你開動腦筋,換一種思維方式,就一定能找到。
母雞的文憑——文憑與能力對接後,才能產生價值
現實生活中,不少人挖空心思弄各種各樣的證書、文憑,認為這些東西可以給自己帶來一份好工作,殊不知,如果沒有真本事,再多的文憑也是沒有用的。
心理寓言
母雞用自己積攢了一年的積蓄,從狐狸那裏買了一張“遊泳大學畢業證”。它拿著證書興高采烈去找鳳凰,要求鳳凰給她落實“遊泳健將”的待遇。
然而,鳳凰並沒有答應母雞的要求。鳳凰說:“你的職責是下雞蛋,這張文憑對你來說一文不值。”
“咯咯咯,”母雞憤怒地爭辯道,“你說得倒輕巧!這文憑來得容易嗎?它可是我用錢買來的呀,一年的雞蛋錢!你知道嗎?”
鳳凰冷靜地回答:“事情正是如此,凡是用金錢買不到的東西用金錢買到了,它原有的價值便不存在了。”
詭計點撥
母雞有了“遊泳大學畢業證”,就真的會遊泳了嗎?顯然不可能。它用一年的雞蛋錢換來的其實就是一張沒用的紙。在我們看來,母雞是非常可笑的,而事實上,現實生活中的許多人比母雞更加可笑。
如今,無論是大學生,還是已經參加工作的人,都普遍存在著一種“文憑至上”的觀念。很多大學生甚至放著自己本專業不學,花很多時間去考各種各樣的“證”,而那些已經有些積蓄的職場中人,則甘願花大筆的錢去買一張“學曆”,而事實上直到他們證書到手,都沒有上過一堂正規的課。很多企業在招聘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一些現象,比如本來是選拔程序開發人員,有的人卻亮出自己的駕駛執照、歌詠比賽證書作為競爭的資本;而選拔會計人員,不少人又拿出托福證書、教師資格證書,結果讓招聘者哭笑不得。
其實,無論什麼時候,一個人的能力都是其工作中最有價值的“證書”。隻有具有真才實幹,才會出業績,才能在單位中立足。沒有能力,再多的證書也沒有用。
另外還有一個騾子的故事,和“母雞的文憑”異曲同工。故事講的是一個伯樂為皇帝選千裏馬,一匹又瘦又病的騾子擠進來參選。伯樂問它有什麼長處,它說關雲長的赤兔馬是它爺爺。伯樂一連問了它幾次,它不是說薛平貴的紅鬃馬是它叔叔,就是說唐僧的白龍馬是它表哥,還說張果老的神驢是它外婆。結果,伯樂實在忍不住了,住厲聲斥道:“可憐又無恥的騾子,難道你除了高貴的血統,就再沒有可以炫耀的嗎?”
人才是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一個有真本事的人,無論到了哪裏都會被搶著要。而一個不學無術的人,即使有再多的文憑、證書,血統再純正,也會被拒之門外,因為這些人並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
烏鴉的退出——可以對集體有意見,但千萬別說出來
團隊是一個整體,任何成員都必須與其他成員相互配合,從而使團隊加速發展。一個目中無人的人,往往會成為團隊中不和諧的音符,最終難逃離職的命運。
心理寓言
林中百鳥在排練一個大合唱,大合唱的聲調悠揚、氣勢雄壯。穿黑衣裳的八哥擔任指揮,高嗓門的百靈鳥擔任領唱。鸚鵡、畫眉、布穀、燕子、黃鶯、夜鶯、白鷺、鴛鴦、烏鴉、喜鵲、鵓鴣、麻雀……全都來參加這個大型合唱。八哥手裏拿著閃光的指揮棒,神氣地站在高高的指揮台上。它把指揮棒瀟灑地一揮,合唱隊便開始了歌唱。百靈鳥領唱的歌聲清脆婉轉,高聲部的伴唱聲似金鈴般悠揚,低聲部渾厚深沉如轟鳴的海濤,作為聽眾的林中百獸無不擊節讚賞。
突然,低聲部出現了一個不和諧音,原來是烏鴉不按規定的音符發聲,扯開嗓子拚命地高聲嘶嚷……八哥用指揮棒做了個“停”的姿勢,整個合唱隊便戛然停止了歌唱。八哥聲色俱厲地向烏鴉提出批評:“你為什麼不按照規定的音符歌唱?”
烏鴉並不以為自己有什麼錯誤,揚起脖子理直氣壯地說:“我的歌聲本來也相當高亢嘹亮,為什麼讓我在低聲部壓製我的特長?如果我按照規定的音符歌唱,誰還能聽得到我的歌聲?那樣不就埋沒了我出色的才華,我這位歌唱家還怎能美名遠揚?”
八哥說:“合唱隊本是個完美的整體,誰高聲誰低聲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如果為了突出自己便為所欲為,那還成什麼體統,有什麼規章?”烏鴉還是揚著脖子表示不服:“那就幹脆讓我到高聲部去唱!”
烏鴉蠻橫的態度引起了大家的憤怒,它們齊聲批評烏鴉無理取鬧、太不像樣。結果,烏鴉一賭氣退出了合唱隊,一邊向遠處飛去一邊還在不滿地嘟囔。合唱隊中沒有了它那刺耳的嗓音,合唱變得格外和諧動聽,格外美妙悠揚。
詭計點撥
作為在職場中打拚的一分子,我們必須明白,團隊是一個整體,隻有成員之間相互配合,才能奏出華美的樂章,使公司加速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個人的才華會自然而然地得到充分體現。而“烏鴉”們的最大特點就是自以為是,總是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大材小用了。由於他們的自以為是,他們對組織的安排總是不滿意,而且他們往往把這種不滿宣泄在日常工作中,造成對其他成員的幹擾,甚至耽誤整個團隊任務的完成。這樣的人,即使才華再出眾、能力再卓越,最終也難逃離開的結局。要知道,盡管每一個老板都需要人才,但對他們來說,真正的人才是能夠創造實實在在業績的,如果你總是覺得別人不如自己,喜歡單打獨鬥,別人自然也就不願意配合你的工作。今天和這個摩擦,明天和那個衝突,使自己成為團隊中一個不和諧的音符,不僅你的業績上不去,還會影響別人工作。對於這樣的人,任何一個老板都不會喜歡,最終不是主動離職就是被公司辭退,沒有別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