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的心理詭計
人在職場,總會遇到一些難以預料的事情,能否正確處理這些事情,決定了你在職場中能夠走多遠。了解職場中的心理詭計,可以幫助你洞悉職場風雲,掌握職場中做人做事的方向,從而有效處理與各級同事的人際關係,麵對各種突發事件臨危不亂,在事業道路上越走越順暢。
麻雀自薦——可以抬高自己,但不要打壓別人
在職場中,有些人為了抬高自己,整天盯著別人的缺點,一旦抓住了就向領導反映。結果,他們不僅得罪了同事,也讓領導反感,領導認為他們把時間都用在盯別人上,在工作中當然不可能做出多大的成績。
心理寓言
動物王國評選勞動模範,鳳凰征求麻雀的意見:“你這裏住著不少夥伴,能不能從中選出一個來?”
麻雀說:“喳喳,難!”
鳳凰問:“燕子怎麼樣?”
麻雀掏出一個用樹葉訂成的筆記本,翻到一頁念道:“喳,5月1日,它把一根羽毛丟到房東的客廳裏;3日,它將兩根小草撒到主人的院子裏;6日,它又將一團泥掉在房東的門檻上……它呀,不行,不行!”
“雄雞可以嗎?”鳳凰又問。
“喳喳,它更不夠格!”麻雀把筆記本翻了一頁說,“6月7日,它早叫了0.01秒;6月9日,它遲叫了0.02秒……”
“那麼,大黃狗呢?”鳳凰耐心地問。
“喳喳喳,它的作風太粗暴啦!你瞧,”麻雀拍著筆記本說,“7月3日,它追小偷,把主人的黃瓜花踢掉了兩朵;8月24日,它捉黃鼠狼,卻把雞嚇得咯咯大叫……”
鳳凰微微一笑說:“照你這麼講,你們這裏就選不出勞動模範了?”
麻雀慌忙否認:“不不不,誰說選不出來?”
“那誰夠這個資格呢?”
“喳,我呀!”麻雀指了指自己的鼻子。
“你嘛,”鳳凰沉吟了片刻,說,“我想向你請教一個問題,你把那麼多的心思都用來找別人的缺點,哪還有工夫幹正經事呢?”
“喳……喳……喳……”麻雀紅著臉鑽進了牆洞。
詭計點撥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有一些缺點,有一些失誤,對於這些缺點與失誤,固然需要加以改進,但也沒有必要錙銖必較。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若總是抓住別人的一些小缺點、小毛病不放手,必然會讓別人疏遠你。尤其是在工作當中,同事之間本來就有一定的隔閡,不像親人、朋友那樣隨便,如果整天盯著別人的缺點,必然會讓對方產生敵意,這樣一來,你的日子也就不好過了。
然而,在工作當中,總有一些像麻雀這樣的人,他們本身沒有什麼本事,也不想提高自己,一天到晚隻想著通過貶低、排擠別人來達到獲利的目的,他們總是“寬以律己,嚴於待人”,否定別人的成果,對別人吹毛求疵,對自己卻大加吹噓。這樣的人不僅在同事當中不會有什麼好形象,即使在領導眼裏也不會受重視。就像鳳凰說的:“你把那麼多的心思都用來找別人的缺點,哪還有工夫幹正經事呢?”一個明智的領導,自然會想到這一層。
事實上,這種通過排擠別人而妄圖達到自己目的的人不是聰明,而是愚蠢,也不可能實現不可靠人的目的。而真正聰明的人,首先讓領導看到自己的成績,其次還要與同事搞好關係,隻有這樣,才能在職場中如魚得水,順利發展。
青蛙的悔恨——懂得冷廟燒香,才能借勢成佛
人在職場,要善於發現那些“受傷的天鵝”,這些人雖然暫時遇到了挫折,但早晚有一天會直上雲天。如果你在他們受傷的時候與之結交,他們直上雲天的時候就有可能把你捎上。
心理寓言
夏天來臨,小蝌蚪的尾巴逐漸消失,變成了一隻青蛙。青蛙向癩蛤蟆請教上天的辦法。癩蛤蟆說:“你要想上天,辦法隻有一個:巴結天上的鳥——天鵝或者鳳凰,讓它們助你一臂之力。”青蛙牢牢記住這句話,隻是苦於一直沒有機會。
這天,青蛙突然發現一隻天鵝落到池塘邊,喜出望外,連忙提上早已準備好的小蝦小魚,上前搭話:“這些禮品微不足道,還望……”青蛙像臣民見了皇上,不敢正視天鵝,說話也十分客氣。
天鵝大受感動:“難得你這片孝心,自打我受傷以來,你還是第一個來看我的哩。”
“受傷?”青蛙抬眼看去,這才發現天鵝一隻翅膀耷拉著,翅膀根鮮血淋漓,看樣子,再想飛起來隻是妄想了。
“哼!”青蛙馬上變了顏色,“看望你?孝敬你?我圖個啥喲!”說完,它帶上小魚蝦,三蹦兩跳就不見了。
青蛙回去後,越想越窩囊,第二天一早,它又來到天鵝跟前,打算奚落它幾句,以泄心頭之氣。不料它還沒有開口,隻見天鵝展開翅膀,淩空飛走了。
青蛙後悔莫及,不住地埋怨自己:“我真糊塗,我真糊塗,怎麼沒想到它還有再上青雲的這一天呢?”
詭計點撥
青蛙似乎都有短視的毛病,這隻青蛙繼承了喜歡坐井觀天的祖先的傳統,隻看到天鵝翅膀受傷,不能飛上天,卻看不到它傷好後還會再次一飛衝天。這則寓言涉及我們在工作中與人交往的問題,它告訴我們要學會與失勢之人交往。
受馬太效應的影響,在現實生活中,多數人都喜歡去巴結那些得勢之人,而對那些失勢之人嗤之以鼻、敬而遠之,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思維,是一種目光短淺的表現。要知道,失勢之人中有一些就像寓言中受了傷的天鵝,他們總有一天會養好傷衝上雲霄的。並且,正是因為天鵝受了傷,青蛙才可能接觸到它;同樣正是因為人家失勢了,才更容易博得對方的信賴。隻有在這個時候向對方表達你的誠意,才能夠讓對方記住你的恩德,等到他翻身之後,必然會給你相應的回報。反之,如果你在這個時候落井下石,等到人家東山再起,如果對方是一個有肚量的人,可能會對你置之不理;如果他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必然會對你進行報複。也就是說,“天鵝”可能一口把“青蛙”給吞掉。
因此,在職場叢林中生存,我們必須把目光放長遠一些,懂得結交那些“受傷的天鵝”,這樣,在他們再次飛天的時候才能把你帶上。另外,如果你不能確定他是不是“天鵝”,也不要落井下石,這是一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為,最終受傷害的還是你自己。
狐狸的複仇——讓對手成為“出頭鳥”,自有“獵人”來打它
俗話說“槍打出頭鳥”,職場中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麵來理解這句話:一方麵,我們自己不要做出頭鳥,要懂得退讓忍耐;另一方麵,我們可以讓對手成為“出頭鳥”,可以借別人的槍把它打下來。
心理寓言
狐狸和狼有隔閡,但狐狸是有修養的,有時見了麵,盡管狼橫眉怒眼,狐狸卻表現得若無其事,不露聲色。
一天,驢子對狐狸說:“當心狼要對付你啊!”
“謝謝你,驢大哥!”狐狸歎了一口氣說,“是的,狼要害我,這我早就察覺了,但是,它豈止要害我一個啊,還要做出更可怕的事呢!”
“你說什麼?怎麼回事?”驢子伸直了耳朵,驚奇地問。
“這是個天大的秘密!”狐狸小聲說,“事情關係重大,你必須答應我,無論對誰都不能講。”
“這是當然。”驢子說,“我保證!”
“唉,狼就是那麼凶惡,對誰都要下毒手!”狐狸說,“它老是疑神疑鬼,到處惹事。我聽說,狼認為熊偷了它的存糧,決心帶領狼群去襲擊。它又指責野豬搶奪了它們的食物,等收拾了熊以後,再去對付野豬。森林裏快要搞得不安寧了,你我這些比熊和野豬差得很遠的動物,就更要遭殃了!你防備著就是,千萬不要講出去,因為我們不是狼的對手。”
很快,狼群要襲擊熊和野豬的消息傳開了,大家彼此都互相叮囑“不要講出去”。
某個早晨,大夥發現狼已被撕成了幾塊,丟在樹林裏。
詭計點撥
事實上,這則寓言包含了職場中的四類人,下麵我們就結合現實生活對這四類人一一解讀。
首先是狐狸型的人。他們屬於智慧型的人,懂得以退為進的道理,能夠利用各種矛盾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我們要防範這樣的人,不要讓自己成為別人的獵物。
其次是驢子型的人。這類人往往是小道消息的積極傳播者,他們自己不善於分析事物的真相,輕易相信他人之言。與這種人交往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否則他們將會成為你晉升道路上的一道障礙,你很可能因一言不慎而悔之莫及。同時,我們又可以利用這樣的人來實現自己目的,讓其成為我們的專用廣播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