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想一下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朋友:他或她沉迷於酒精或者藥物;非常喜歡冒險,總是做一些充滿危險和刺激的事情,因為隻要這樣才能讓他們覺得人生沒有虛度;他可能會同時有幾個女朋友;他對待別人的態度總是忽冷忽熱的。就先描述這麼多吧。不管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一位朋友,上麵的描述讓你有什麼感覺呢?混亂,是嗎?我在第一次接觸到這種人格障礙的案例的時候,也覺得,這類人的生活分明是一團糟,許多負麵的心理和行為都在這類人的身上有一些體現,他們肯定有一種異常心理,但是,直觀上卻說不好究竟是哪一種心理障礙。對於這種心理障礙也確實存在著一個單獨的分類,叫作邊緣型人格障礙。
L先生今年二十一歲,他的父母發現他最近一段時間時常精神恍惚,更可怕的是他的父母發現了他試圖割腕自殺,於是馬上帶他來接受心理治療。下麵的一些情況是從L先生斷斷續續的講述中得知的:
L的高考成績不理想,沒有考上大學,於是父母把他送到了一所離家很遠的職業技術學校。這曾經引起過L的強烈不滿,因為他覺得這是父母在逃避撫養和教育他的責任,也不想為他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所以才打發他去離家遠的地方,眼不見為淨。到了技校後,老師傅們對他的要求很嚴格,因為所處地區沒有他家所在的城市繁華,他時常覺得條件艱苦、生活難熬,想要發泄卻又沒有辦法。他還用煙頭燙傷自己,以試圖表達這種不滿。後來,他給父母寫過信,訴說自己的境況。父母得知情況後來到技校看過他一次,並和校方溝通過,確認學校的教學和生活的真實條件其實不錯,並沒有L所說的那樣不堪,交代了一些之後就返回家,留下L繼續在那裏學習。從那之後L變得很懶散,不願意和別人說話,常常獨自一個人不開心,但非常容易被激怒,經常與老師和同學發生爭吵,曾經還和同學在寢室裏打了起來。他心裏總感到害怕和緊張,但又不知道是因為什麼,他覺得緩解這種莫名的恐懼的唯一方式就是喝酒,因此常常喝得爛醉如泥。他有時候覺得自己當年的高考隻是失誤,自己是很有能力的,如果有機會重考,一定可以去一個好的高校,前途一片光明;但更多的時候又覺得自己就是個酒鬼,一事無成。他有一個相處了四年的女朋友,但從他離開家去了技校後,和女朋友的關係就逐漸變得緊張,他就是在和女朋友大吵了一架之後,覺得絕望,才選擇自殺的。
通過L的症狀,你能猜測一下他存在著的心理問題嗎?有點難,是嗎?L所表現出來的症狀比較複雜,比如他的表現中,有抑鬱症的成分,但他最根本也是最嚴重的問題是邊緣型人格障礙。一般來講,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患者處在一個極度不穩定的狀態,這種不穩定集中地表現在他們的人際關係和情緒上。他們在其他人眼中是絕對的怪咖,他們可能前一天還對一個人給予非常高的評價,而第二天就把那個人貶低得一文不值;他們有可能前一秒還是溫文爾雅、彬彬有禮,後一秒就變成了暴躁不安、不可理喻。同時,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患者在某種程度上是很危險的,因為他們會有自殺或者自傷的行為,有些人還表現出傷害他人的行為或者傾向。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的另外一個重要特點是,他們懼怕被拋棄。就像上麵的L,他的症狀是從離開家去技校以後才愈演愈烈的,這正是他覺得他被父母像包袱一樣甩開之後所發生的事情。
在介紹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時候,特別想提起保護和關愛孩子的話題。
因為絕大多數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患者都提到過他們被虐待的經曆,並且這些惡性事件大多是發生在他們人生的早期階段,但這些慘痛的經曆給他們心理上留下的陰影卻是長期揮之不去的。更可怕的是,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經曆過像虐待這樣的惡性事件,所造成的心理創傷能導致的心理障礙絕不止邊緣型人格障礙這一種,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軀體形式障礙、驚恐障礙、分離性身份障礙等諸多變態心理的產生都與兒童時期的心理創傷有很密切的聯係,每一種心理障礙都可能在一個人以後的人生道路上產生不可預料的嚴重後果。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所有關於心理障礙的表現、成因和治療的研究,都是亡羊補牢的做法,都隻是一種補救而已,那為什麼不能努力從人生早期的經曆這個根源上去降低日後罹患心理障礙的風險呢?想想如何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健康和溫馨的童年環境,才是父母們要重視並且一定要放在頭等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