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不吃飽怎麼減肥——神經性暴食症(3)(3 / 3)

說到底,負罪感才是暴食的元凶!正是因為對食物有了負罪感,我們才會在平時花這麼多精力去關注它們;也正是因為對吃了很多東西有了負罪感,我們才會用各種瘋狂的方法去彌補狂吃的“過失”。那麼,我們怎樣減少負罪感呢?吃東西的時候盡量不要勉強自己,更不要對自己的要求過高,譬如今天絕對不能吃蛋糕、晚飯決不能沾到一點葷等等。今晚想吃肉了,就吃,少量吃一些,在咀嚼的時候盡情地享受肉質的鮮嫩,沒有罪惡的滿足感油然而生,那個時候你還會糾結自己是不是吃多了嗎?當然不會!另外,許多神經性暴食症的患者都有以下這些想法:

1.我一旦胖起來就會像豬一樣醜死。

2.我必須完美。

3.隻有進食才能讓我快樂。

其實這些想法都是非常極端非常不合理的。如果我們換一種思維,把這幾種想法改善一下,變成符合實際的看法,就會成為:

1.我胖起來也許會比較臃腫,但長相主要還是看五官,心靈美更是千金難買的,所以美和醜並不是絕對由身材決定的。

2.沒有人是完美的,我也不例外。

3.進食確實能讓我快樂,當然,和朋友一起放鬆、旅遊、運動都能讓我快樂。

這樣轉換之後,身材和飲食是不是就變得沒那麼重要了呢?其實,我們很多不合理的想法是導致某些極端行為的根源,所以,隻要正確地認識到想法中的不合理之處,並且能及時地改變這些不合理的想法,就會讓我們比較全麵地看待事情,享受健康愉快的生活。神經性暴食症患者就是在飲食和身材方麵的想法有著嚴重的不合理之處,要糾正這種不合理,就需要采用合理的情緒療法慢慢調節。

在正確認識吃東西這件事之後,我們還要改善人際交往,在大家的關懷和鼓勵下改變飲食的習慣和想法。這種方法在心理學上叫作人際心理治療。比如,三餐定時吃飯,多和朋友見麵聊天,多接觸和參與團體的活動,找一些感興趣的事情來做。相信看完“穿越時空大講堂”的朋友們都應該了解人際心理治療的理論基礎了吧,是的,就像馬斯洛提到的,更高層次的需求能讓我們得到極大的滿足,不要局限於簡單低層次的生理需求;還有專家乙說過的,越是不自信,就越有可能遠離人群自我放逐,那麼,讓我們敞開懷抱,擁抱其他人的關愛和友好,建立自信和自尊,更重要的是,重新建立起對掌控自己的信念。要相信,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是能夠克服心魔、戰勝暴食的!

在這個流行瘦的年代,減肥是大多數女生的“終身事業”。妖嬈的S曲線,翹臀細腰,這些充滿誘惑的身體標誌也成了“性感”和“美”的代名詞。那麼,什麼才是健康的減肥,什麼樣的身材才是完美的身材呢?一些明星不吃主食,隻吃水果、蔬菜之類的,從而保持身材,她們的做法引得許多女生紛紛效仿。然而,明星由於過度節食導致胃部穿孔、不孕不育的例子屢見不鮮。

看到了這些赤裸裸、血淋淋的事實,我們真的該冷靜地思考一下:減肥是什麼?減肥是什麼?說到底,減肥是讓我們自信,讓我們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可持續減肥”的最佳策略。關注身材本沒有錯,但凡事過猶不及。過度的關注身材隻能讓自己陷入怪圈不能自拔。減肥不是看吃或者不吃,而是要看吃什麼和怎麼吃。所以,怎麼減肥?先吃飽肚子吧!要不然,不吃飽怎麼有力氣減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