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一個人在重壓、混亂又不能逃避的時候,心理防禦作用就會將這種情緒和負性能量轉化為軀體疾病,用以釋放壓力和逃避現實。這一切正是小王偏頭痛的主因。
偏頭痛患者常有相似的人格特點和情緒特征,發病前有明顯的情緒反應,如焦慮、抑鬱、不如意、羞怯、恐懼、憤怒、敵意等。這類患者一般都具有強烈追求完美的傾向,對待生活過分仔細,例如衣服等生活用品要放到固定的位置,室內一定要保持十分清潔等等。
偏頭痛有什麼危害呢?首先影響人的生活和工作,最直接的就是影響睡眠,偏頭痛患者往往存在睡眠問題,輕者入睡困難,重者整宿難眠。
因為睡眠不足,白天就沒精神,工作也大受影響。而且有部分患者偏偏是在工作的時候發作,十分耽誤工作,這也是偏頭痛的危害之一。從長遠來看,偏頭痛影響人的心理健康,多數偏頭痛患者由於生活、工作、家庭中的許多壓力、挫折或痛苦,導致了精神緊張、焦慮、極度疲倦、情緒抑鬱,從而產生了偏頭痛。另一方麵,偏頭痛的長期不愈又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負擔,更有甚者有絕望的悲觀情緒產生,於是形成了惡性循環。
既然偏頭痛有這樣的危害,那麼我們可以采取什麼措施緩解這種症狀呢?首先應意識到偏頭痛是可以治愈的,頭痛是由於各種精神刺激、心理壓力造成的,消除引起頭痛的緊張情緒,減輕心理壓力。要認識到症狀是一種信號,它在告訴我們“大腦太累了,需要休息調整”,應先冷靜地分析這種緊張情緒和心理壓力來自哪裏。
偏頭痛患者實際是由於強烈追求完美的理想性人格與現實生活不盡如人意所造成的心理失衡所致。盡管偏頭痛患者強烈追求完美的傾向表現得十分明顯,但由於這種傾向往往存在於潛意識中,沒有被意識到,因而他們會對自身存在的這種傾向予以否定。因此,鼓勵患者查找引起憤怒和敵意行為的原因,認識到憤怒和敵意情緒的本質,克服強烈追求完美的傾向,對偏頭痛治療常有積極的意義。
偏頭痛患者要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盡量保持穩定、樂觀的心理狀態,遇事要沉著冷靜,學會客觀、理智地對待事情,不要過喜、過悲、過怒、過憂。如果確實有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也要學會控製情緒,進行自我調節,並向他人傾訴和尋求幫助。
偏頭痛患者往往把注意力放在消除頭痛症狀上麵,反而越發強化了注意力。要想打破這種惡性循環,可以嚐試不把注意力集中於這些症狀,不去有意識地直接消除症狀,而是采取通過其他方式如爬爬山、跑跑步、打打球等,轉移一下注意力,放鬆緊繃的神經,以減輕或消除不良的情緒對大腦神經的刺激,防止誘發偏頭痛。另外,家人應為患者創造溫馨的家庭環境,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接受和正確認識疾病,並多給予心理安慰,避免不良情緒的刺激。
緊張性頭痛
隨著高考的臨近,緊張備考的小李產生了坐立不安、失眠等症狀,更讓他痛苦的是經常會出現頭痛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備考的心情和學習的效率。眼看馬上就要高考了,小李心裏別提多著急了,他去醫院檢查,也沒有什麼身體問題,那小李的頭痛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其實,小李的頭痛在高考考生中是一種普遍的現象,我們稱之為“緊張性頭痛”。緊張性頭痛又稱肌肉收縮性頭痛,是由於頸部或頭部肌肉的痙攣收縮而引起的疼痛,約占頭痛疾患的90%左右,是臨床上典型的心身性疾病,也是考生的常見疾病之一。情緒因素能促使緊張性頭痛的發生和發展,產生焦慮、壓抑等情緒反應,會給考生帶來痛苦和煩惱。這很大程度上是由考生在複習和臨考前情緒過分緊張,頭、頸、肩部肌肉持續地緊張收縮引起的,多伴有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狀態。這種緊張性頭痛的現象在從事文秘、會計和繪圖等職業的人身上也經常出現,因長期低頭,頸部肌肉處於緊張狀態,由此引起肌肉供氧不足,產生乳酸,並在其刺激下產生頭痛。如果不良情緒得不到改善,頭痛將反複發作,纏綿難愈。
導致緊張性頭痛的原因主要有繁重的學習和工作壓力造成的精神緊張、情緒異常、人際矛盾以及睡眠嚴重不足等。研究頭痛的專家Marfin認為,患有緊張性頭痛的人往往具有相似的“緊張性性格”,比如容易產生過激反應、謹小慎微、鑽牛角尖、過度敏感,由於這樣的性格特點,頭疼症狀本身會加重他們對健康的憂慮,導致不易好轉,成為遷延很久的頑疾。
那如何可以預防和緩解這種症狀呢?因該病與長期焦慮、神經緊張、過度疲勞有關,故首先避免精神刺激,生活規律化、不抽煙、不喝酒。長期不良的工作姿勢,使頭、頸肩部肌肉持續收縮亦可導致頭痛,因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進行體育鍛煉是非常必要的。無論在工作、學習還是生活中,都要注意調節自己的情緒,不要給自己過多的壓力,要多走出家門到戶外鍛煉,盡量放鬆情緒。同時對於長期慢性偏頭痛患者,除進行心理治療外,還可以配合使用鎮靜、止痛劑如安定、布洛芬等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