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心理谘詢或者心理治療,把負麵情緒宣泄出來,同時調整一些不切實際的、災難化的想法和觀念,減少人們內心的矛盾衝突。
你周圍有沒有這樣的人,他們身體的某個部分時不常地就要罷工一下,去了好幾家醫院看病,但是幾經周折,病情還是得不到徹底的改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人們最直接的反應,首先排查身體的硬件設施是否受損是很正確的做法,但是如果您的病經常反複發作,或者帶著病痛去大夫那裏檢查,驗不出什麼實實在在的問題,您可就要放慢腳步,來問問自己啦,我生病那陣子正在經曆什麼事情呢?我的身體不爽有沒有什麼規律?會不會病灶在心呢?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給我們發出警告,如果人長期承受壓力和精神緊張,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病情加重,像睡眠紊亂、頭疼、高血壓、胃潰瘍、糖尿病、癌症,都是和心理因素很有關係的身體反應。
雖然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了,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和舒適,但是令人們擔憂、不安和煩躁的事情卻不減反增,“怎麼才能賺更多的錢?”“我的工作能保住嗎?”“某個截止日期要到了啊!”“感覺老板最近對我不滿意。”“怎麼處理家裏人的關係呢?”像這樣紛繁複雜的煩惱,你是不是也有一些呢?
為什麼心理壓力會讓人生病呢?
想象一下,你是即將上場發表演講的嘉賓、在危機四伏的戰場上前進的士兵或者蹲在起跑線上下一秒就要開跑的運動員,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你的身體迅速變成了一個小型戰場,全身的能量都被征調給前方作戰部分(比如肌肉、大腦),為了讓氧氣和能量供應及時送到,呼吸係統和心髒要一起加快動作才行——在緊張的局勢麵前,其他部門的事隻好放一放,胃腸部門就不能好好消化食物了,查腫瘤細胞的城防軍隊人手不夠就少巡視幾次吧……假如這種戰役偶爾打上一場倒不要緊,但如果這戰事沒完沒了,一天一天周而複始,結局會怎麼樣呢?恐怕整個部隊都會有彈盡糧絕的一天,再遇到新一波敵人時更容易垮掉;其次,能量成天被運送出去應急,都無法保存下來,很多重要的事被一次次推後處理,那些成長性和保護性的目標都被不知不覺地擱置了,比如個子長不高、月經不調、精子質量下降、免疫力下降、抵抗力變差。而且,心血管係統長期處於高負荷運轉的狀態,很容易積勞成疾,哎,真是要累壞了,不生病才怪。
沒完沒了的頭疼
偏頭痛
研究表明,從本質上說,偏頭痛是一種心理疾病。社會心理刺激是致病的重要因素。有資料表明,在誘發人們頭痛的社會心理因素中,家庭因素占55%,職業因素占45%。目前,醫學上有40%的生理疾病的形成原因是心理性的。對於這類心因性生理疾病,心理治療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小王的苦惱吧。小王是某公司職員,已經被偏頭痛困擾了一年多了,找了各種醫生,做各種檢查、服中藥西藥花了兩萬多元錢,既沒查出什麼毛病,也沒見有什麼好轉。開始時是早上起來就疼,中午好些,慢慢的一整天都疼。一到辦公室,見到文件、報表就頭痛眼花,遇到開會就頭痛,現在已發展到隻要有人在旁邊說話聲音大一點就心煩頭痛。原本活潑開朗的小王因為頭痛的緣故和他人的關係都疏遠了,變得無精打采,沉默寡言。
小王的症狀是我們常說的偏頭痛,讓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偏頭痛。偏頭痛是指反複發作的突發性頭痛,其強度、頻率及持續時間不等。往往為單側性,通常伴有厭食、惡心和嘔吐。日常生活中小的負性事件是導致偏頭痛的重要原因,而焦慮和抑鬱都可能會誘發偏頭痛。有調查顯示,有偏頭痛的人常常內向、倔強、固執、敏感、控製欲強和要求自己完美無缺,這類型的人往往有強烈的好勝心強與責任感,因此日常生活中會不時處於緊張狀態,當遇到家庭或環境、職業、人際關係的壓力等就很容易誘發偏頭痛。
那小王的偏頭痛是不是和這些因素有關呢?經過進一步了解發現,小王是一個從小就很獨立很要強的人,不管學習或是勞動,從小就不怕吃苦,總是勤奮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從小就爭強好勝,自尊心極強,在中學和小學總是被評為“三好學生”。三年前公司進行人事調整,小王因為表現不錯,本應該得到晉升,沒想到領導卻提拔了另外一位職員,這讓小王心裏非常不是滋味。
看來,小王之所以會患上偏頭痛,的確和他自身的特質以及生活中的事件有很大關係。本來個性就爭強好勝,當遇到工作中的打擊時就會產生壓抑和憤怒的感受,但是因為性格內向,不會將這些表現出來,在內心積壓到一定程度就會以軀體的形式表現出來。
心理學精神分析流派中有一個名詞叫作心理防禦機製,它是指個體麵臨挫折或衝突的緊張情境時,在其內部心理活動中具有的自覺或不自覺地解脫煩惱、減輕內心的不安,以恢複心理平衡與穩定的一種適應性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