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你的身體你不知道——軀體形式障礙(2)(2 / 2)

A君:(沉默片刻)呃,B君,我的一位好朋友。他傷了胳膊,打了八根鋼釘,醫生說很難恢複,他的手臂以後都不能動了。

谘詢師:那B君發生了什麼事嗎?

A君:都是我的錯,是我讓他變成這樣的。車禍那天,是我倆一起去喝的酒。我倆是從小的朋友,好久不見了,那天很高興,酒喝得太多了。回家的時候,我開車送他,結果出了事,他被甩到車外麵去了。送到醫院的時候,身上都是血。醫生說,命是保住了,但是以後左臂都不能正常活動了,很難康複了。

現在請你判斷A君是否是疑病症患者呢?不錯,A君並不是疑病症患者。A君雖然也是健康的,並且表現出堅持認為自己有手臂不能活動的症狀。不過,很明顯,A君並沒有對這個病症的焦慮,並且,A君在軀體上確實表現出了功能性的障礙,他的左臂完全不能活動,並且這不是裝病。那A君到底怎麼了呢?

很明顯,A君的疾病並不是由於車禍所導致的外傷。A君患的是一種被稱作轉換性障礙的心理疾病。而轉換性障礙和疑病症確實有相似之處,這兩類症狀也類屬於軀體形式精神障礙(somatoform disorders)。籠統地說,由於對身體健康或者外表的過分關注而支配和影響了正常生活的症狀,都可以被稱為軀體形式障礙。與疑病症不同的是,轉換性障礙有著獨特的五個要素,我們可以結合著A君的情況來看:

第一,患者確實表現出軀體的病症,在生理功能上有所喪失。A君的情況是手臂不能正常活動。在諸多臨床的案例當中,很多轉換障礙的患者表現出失明、失聰、癱瘓,還有和癲癇相似的抽搐,其中最常見也是占最多比例的表現,是運動功能的損傷和喪失。

第二,轉換障礙患者所表現出來的身體上的疾病,並不是由軀體的器質性病變或者神經係統的損傷所造成的。就像A君,在醫院檢查的結果表明他完全健康。

第三,有強有力的證據證明轉換障礙患者的症狀和某種心理因素有關。再來看A君,從他的談話裏麵,我們明顯感覺到他的自責、傷心和愧疚,因為他覺得是他酒後駕車才導致他的好朋友出事,這些都是他的責任。而他的症狀和醫生給他那位好朋友的診斷結果幾乎一模一樣。

第四,患者清醒地知道自己的身體表現出了病症,但是對此十分淡漠,沒有絲毫的焦慮。想想A君吧,一個手臂無法正常活動的人的生活有多麼不方便,正常人可能早就暴跳如雷了,可是A君對這個病的表現卻從容淡定,漠不關心,就好像他就應該這樣。

第五,轉換障礙的患者並沒有自主控製這種症狀的意願。在這一點上,不禁讓我想起醫學上的奇跡。比如有癱瘓已久的患者在情勢危急的時刻下突然站了起來,行走自如。這之後才反應過來原來自己是能走的。聽起來有點誇張,但這些事例確實存在。對於一些患者來講,這種情況的發生可能的確是醫學上的一個奇跡,但相信對於一些患者來說,這說明他們從轉換障礙中康複了。

相信這五個特點已經可以很清晰地描述轉換性障礙了。

轉換性障礙

有什麼疑問嗎?有!如果我坐在教室裏聽講座,在教授滔滔不絕、聲情並茂地詳細介紹完如上幾點之後,我一定想舉手提個問題。請問,我怎麼來判斷一個人是真的患有轉換性障礙,還是他根本就是裝病?

這個問題,很好,很尖銳,很重要。不過答案嘛,估計會是,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確實,如何來區分轉換性障礙和裝病,也是一個讓專家學者們頭疼的問題。因為通常想裝病的人,會盡力裝得很像,所以外在表現上,是很難區分的。裝病定然是有原因的,所以偽裝的人的動機十分強烈,目的十分明確,會竭盡所能表現得和真的病人一樣。但根據弗洛伊德的觀點,轉換障礙之所以產生,很可能是因為患者的潛意識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