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心情的拋物線——心境障礙(1)(2 / 3)

抑鬱症的尺度界定

那麼,心理學上是如何來說明抑鬱症的尺度的呢?關於抑鬱症的描述,我們在這裏試圖回答下麵四個問題:抑鬱症患者是如何形容自己的狀態的?抑鬱症患者會有怎樣異常的行為表現?抑鬱症患者的身體狀況如何?抑鬱的狀態持續多久才會成為抑鬱症呢?下麵我們將一一來進行回答。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抑鬱症患者的“心情關鍵詞”。玩過微博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的微博關鍵詞”這樣一個小應用,它通過統計你所發的微博文字中各個詞彙出現的頻率,然後將你微博中經常出現的詞彙展現出來,使用越頻繁的詞顯示得越大越明顯。

好了,我們也來仿照這個模式嚐試一下,統計一下抑鬱症患者們常用來形容自己心情和狀態的詞,做成他們的心情關鍵詞。通常,以下的幾個詞會以鮮豔的顏色和較大的字號首先被你發現:沮喪、鬱悶、沒有用、沒意思、無助、絕望、傷心、失望。通過這些詞,你大概也能了解抑鬱症患者在一段時期內的心理狀態了。他們的情緒持續處於悲傷和苦悶中,如果用天氣來形容他們的情緒,那陰天這個級別恐怕不夠分量,至少也是霧霾。他們也通常會覺得生活沒有意思,找不到任何樂趣,他們對原本十分鍾愛的事物提不起興趣,一些本來能夠激發他們成就感和滿足感的事現在卻再不能有這樣的效果。比如說,原本被周圍人稱為鋼琴王子的人會因為抑鬱症的原因,彈琴時毫無快樂可言,甚至隻敲了幾個音節就不再有彈琴的欲望了;原本愛熱鬧的人,也可能因為患了抑鬱症的原因而連續幾個月不參加任何社交活動。由於覺得生活不再有樂趣和希望,抑鬱症患者有時也會想到結束自己的生命,想到死亡。

抑鬱症患者不僅沉浸在負麵和消極的情緒裏,他們也沉浸在失敗和借口裏。不同於一般人會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而逃避責任,抑鬱症的患者更像是在為自己找借口或者是理由去證明自己是失敗的,甚至未來也是失敗的。他們通常有著比較低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並且一事無成的原因都是因為自己的無能,和外界沒有什麼關係,同時對未來也很悲觀。下麵一段對話來自一位正在讀大學的抑鬱症患者和她的谘詢師,雖然這隻是完整治療過程中截取的很小的一段談話,但或許這段對話能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抑鬱症患者的“失敗”信念。

患者:我這次考試一定不會及格的。

谘詢師:離考試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你還在複習,為什麼覺得不會及格呢?

患者:我肯定不行的,我的記性不好,怎麼可能記住這學期講的這麼多內容呢?我挺笨的,也沒什麼技巧,又抓不住重點。

谘詢師:我了解到之前的考試成績,你都順利通過考試了。

患者:那應該是很僥幸的吧,我知道我回答得不好,我的分數可能根本沒有這麼高,或許是老師可憐我才讓我及格的吧。

谘詢師:你和老師溝通過嗎?或許老師們能告訴你你到底回答得怎麼樣。

患者:老師不會喜歡我的吧,我不是個好學生。

抑鬱症患者就是這樣描述自己的,沮喪的,不快樂的,沒有價值的,失敗的。那抑鬱症患者在別人眼中又是什麼樣子呢?那就要介紹一下通常抑鬱症患者們所共有的行為表現。

所謂“變態”即是相對於“常態”而言的。抑鬱症被稱為是“變態心理”的一種,也是因為其對於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幹擾。總體上來說,在經曆抑鬱症發作期間,患者的行動力是非常低的。想讓抑鬱症患者按照一個日程表來完成上麵的計劃,簡直有點像是癡人說夢。這一方麵是因為抑鬱症患者對一切事物都不感興趣,認為做什麼都是無聊的或者無用的,是在浪費時間;另一方麵,是因為抑鬱症患者著實是優柔寡斷的,他們沒有勇氣去做一個決定,更沒有勇氣去承擔風險和錯誤。因此,抑鬱症患者常常表現得極其懶散,生活上比較邋遢,無論是走路、說話、吃飯、做事幾乎全都是比照著蝸牛的速度緩緩進行的。

請注意,抑鬱症患者的這種懶散和我們連續上了八九天班終於盼到了假期所表現出來的懶散是完全不同的,因為他們的這種懶散是建立在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漠不關心的基礎之上,並且,在假期結束後正常人又會重新回歸到鬥誌昂揚或者是奔波勞碌的工作和生活狀態,而抑鬱症患者將繼續在工作和生活中懶散下去。所以,不要每看一段介紹就像中了獎一樣急急地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