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誰的紅字,什麼樣的紅字(3 / 3)

丁梅斯代爾牧師“達到了早期新英格蘭一個牧師憑借智慧的天賦、淵博的學識、超凡的口才和潔白無瑕的神聖名聲所能達到的極限高度,何況在當初牧師這一職業本身就享有很崇高的地位”。他的善良,敬虔,智慧,對所信之道的忠貞,對所教之民的體恤等,讓齊靈渥斯在不知不覺中愛上了他。就像小說結尾部分霍桑寫道:“恨與愛,歸根結底是不是同一個東西,這倒是一個值得觀察與探討的有趣課題。這兩種感情,發展到極端時,都是密不可分、心心相通的;二者都可以使一個人向對方索取感情和精神生活的食糧;二者都可以通過放棄其目的,將自己狂熱的情人或者同樣狂熱的仇人置於孤寂淒涼的境地。因此,從哲學的角度來考慮,這兩種激情在本質上似乎是完全相同的,隻是一種恰好出現在聖潔的光輝中,另一種則出現在陰暗慘淡的幽光中。在精神世界裏,老醫生和牧師——他倆事實上互為犧牲品——也許會不知不覺發現他倆在世上積聚的仇恨和厭惡已經變成黃金般的愛了。”牧師不僅超越了報複者,也超越了自己,在七年要命的痛苦掙紮後,坦蕩地公開認罪,勇敢地說出自己是小珠兒的生父,以生命踐行了自己所傳的道:不要那墮落的、真理與和平的首要敵人的自由,但求和上帝連接的道德的自由。

“不到一年,齊靈渥斯去世了。根據他最後的意願和遺囑,他把在北美和英國的一筆數目相當可觀的財富,留給了海絲特·白蘭的女兒小珠兒”。齊靈渥斯也終於超越了自己的局限、仇恨、嫉妒。他的心靈深處不乏隱藏的自卑和嫉妒,牧師比他年輕、英俊、學識非凡。從海絲特的眼裏可以看到原來的齊靈沃斯有聰慧好學的品格,平和安詳的風度,“如今已經蹤影皆無,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急切窺測的神色,近乎瘋狂而又竭力掩飾”。那是“仇恨已經把一個聰明正直的人變成了惡魔!”海絲特對他說:“不寬恕的,你也不能被寬恕。”感謝主!他對遺產的處理顯示他的懺悔和接納。愛終於勝過了恨,不再慘淡幽光,而是聖潔的希望之光。也正是三人對罪的拯救性的超越,才有小珠兒後來超越童年的不幸,擁有現世幸福的人生吧。

有篇談一下“紅字A”的象征意義的短文,大意是:第一層含義,紅字A代表Adultery,即通奸。第二層含義,紅字A代表Able,即能力:海絲特的生存能力以及高超的手藝。第三層含義,紅字A代表Angel,即天使。海絲特並沒有因為受人白眼而懷恨,而是熱心地幫助別人。由於她的美德,後來A成了美好的象征。和海絲特佩戴紅A標誌相對應的是牧師丁梅斯代爾,他佩戴的A是無形的,是精神的……我可以大膽地說,書中的每個人物都佩戴著一個A,生活在新英格蘭地區的“正義者”,他們提議以A懲罰海絲特,是A的製造者;那些圍觀的人群是A的旁觀者;齊靈渥斯是A的探究者;小珠兒是A的罪果,也是A的拯救者。所以,我的最後一句話是,A代表整個美國(AMERICA)。

A豈止代表美國呢?《聖經》裏將人離開創造的主,生命的主,轉從偶像,敬拜假神,不以榮耀上帝為生活中心,而是貪求人性的情欲滿足,都稱為淫亂。當人不明白這淫亂之根,不俯伏在上帝的律法,即使陷於淫亂之海,也找不到罪因。作家安平說:“不承認靈魂的存在,靈魂已被出賣;隻追求肉體享樂,肉體便是賣給了罪惡。罪惡麵前,人人平等;出賣主耶穌的,是猶大也是你我。”

《馬太福音》十一章16-17節,“耶穌說:我可用什麼比這世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說:‘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捶胸’”。在一個彎曲悖謬的時代,性混亂不過是整體混亂的一個縮影,人往往佩戴著“紅字A”而不自知。但上帝知道,並必審判!誰能逃脫將來的審判呢?誰能像耶穌那樣將十字架恥辱的刑罰變成榮耀的記號,像海絲特那樣將恥辱的A變成讓人敬畏的標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