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的革命

專欄

作者:富曉東

瞧瞧我們今日的生活是如何被顯示屏“霸占”的吧!每天早上當你出門時,手中會握有一部大屏智能手機,背包裏可能裝著另一個屏幕更大的平板電腦。然後你開車路過市中心,看到商場樓宇外牆上的LED大屏正在播放廣告。最後你來到公司,又依次見到電梯裏的顯示屏以及各類電腦屏幕等。

可以說,我們所處的時代正越來越以“顯示”為中心。而時至今日,在各種各樣的顯示屏幕中,柔性屏正以其更輕、更薄、超低功耗以及卓越畫麵等特質脫穎而出。事實上,早在十多年前“柔性玻璃”的概念就已出現。當時康寧(Corning)的多個大客戶都告訴我們,希望能製造出一款柔軟的玻璃,用於可彎折電子顯示產品的生產。

在此之前,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逐步普及,康寧的“大猩猩玻璃”(Gorilla Glass)已在超過20億台手機和平板設備上使用。你手中的智能手機觸摸屏,很可能采用的就是“大猩猩玻璃”。但在消費電子領域,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正在逐步加快,這就要求為之生產配件的企業也加快創新速度。

以前我們在為電子廠商生產液晶顯示屏的時候,產品的更新周期一般在五年,甚至十年以上。而如今智能手機的更新速度,則變成以“年”為單位。舉例來說,“大猩猩玻璃”推出至今不足六年,但已更新到第三代。

這意味著,配件生產廠家必須深刻了解客戶的最新需求,甚至先於他們發現潛在需求。而在消費者五花八門的“顯示”需求中,柔性玻璃從未像今天一樣受到如此“禮遇”,這緣於智能手機的進一步普及。目前,包括三星、LG在內的多家電子巨頭都有開發柔性顯示產品的計劃。

大部分人或許認為,柔性玻璃最大的用處就是製造柔軟的屏幕麵板,也就是能為人的手指所觸摸的那個部分。但事實上,柔性玻璃更大也更難以被其他材料替代的價值,在於製造屏幕基板,亦即承載半導體電路的區域。

由於精密的半導體電路需要高溫加工,而任何高分子材料都無法在強度以及耐高溫性等方麵與玻璃相提並論,所以就目前而言,隻有柔性玻璃才能承載屏幕所需的高精度半導體電路生產。

另外,我們可能並不知道,一塊手機屏幕其實是由多重玻璃組成的—位於最下方的基板玻璃、中間的觸摸屏玻璃和最外層的蓋板玻璃。如果使用厚度僅為0.1毫米的柔性玻璃製造屏幕,將給顯示技術帶來巨大變革。

為什麼呢?我們不妨設想一下,柔性玻璃本身的柔軟質地意味著它可以化解更強烈的衝擊而不被損壞。在此情況下,我們或許就不需要在麵板上加蓋保護玻璃,而這無疑將大大降低屏幕厚度。

當然,目前我還無法預測柔性玻璃手機究竟是什麼樣子。但從康寧拍攝的一些宣傳片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到搭載柔性屏的未來電紙書。就我個人角度而言,柔性電子書將是一件更有趣的產品。此外,柔性顯示屏也可以很好地應用在可穿戴設備、飾品甚至服裝上麵。

不過,在柔性屏真正出現之前,我們還很難確定消費者對柔性顯示的需求到底有多少?以及市場能否很快接受柔性屏幕?這自然需要手機廠商們想出更好的創意來進行推廣。但就玻璃和陶瓷材料行業而言,新技術帶來的投資回報卻足以讓我們對其充滿期待。

五年前“大猩猩玻璃”的出現,使得康寧特殊材料部的銷售額從0一躍而成為2012年的10億美金。這不論從科學發明,還是商業轉換角度而言,都創造了康寧,乃至特殊玻璃行業曆史上的一個奇跡。

因此我的看法是,不論市場最終能否接受柔性屏幕,有雄心的企業都應該重視該項業務,這樣才能在未來競爭中始終占有一席之地。(采訪整理|本刊記者史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