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隨行朝貢(1 / 1)

燈賞得差不多了,楚妍清理了理被風吹得稍亂的衣角,正準備進入船艙。眼前忽然出現了一雙精美奢華的繡鞋,她緩緩抬頭,果然見嚴之雅正立在她跟前,神色不善的盯著自己,語氣溢滿不忿與不屑,還有幾絲隱秘的嫉妒。

“你別以為我剛才是怕了你,也不瞧瞧自己的身份,還敢抬出長公主的名頭來壓我,你還真當自己是她的關門弟子啊!你不過是區區質子罷了。”

楚妍清並未將嚴之雅的嘲諷放在眼裏,神色如常的回了句

“哦?我是什麼身份?難不成在嚴小姐的眼裏,國公府的小姐竟這般入不得眼,那比這個還要低身份的嚴小姐你,該如何自處呢?”

話落,她無視被自己的話惱的渾身顫抖的女子,抬腿便要從其身邊走過。

被無視後的嚴之雅雙眼都快要噴出火來,從不曾受到這種待遇的她一時怒得將心底最隱晦的想法脫口而出:“你別以為自己是國公府的大小姐就高我一等了。等著瞧吧,你爹這個國公還不定能做多久呢!”

說罷,她立刻意識到自己失言,慌張地看了看四周,確定除二人外沒有旁人後,鬆了口氣,狠狠地又夾雜著幾絲得意的瞪了楚妍清一眼便快步走了。

隻餘下楚妍清在原地神色凝重,若有所思。

三天後,國公府書房。

“爹,您找我?”楚妍清走到書桌前,對著正閉眼凝神的父親喚道。

楚複緩緩睜開眼,歎了口氣。

“這是今年朝貢隨行之人的名單,你看看吧。”他一邊說一邊將一道明黃色的折子往前推了推。

楚妍清拿起名單,一目十行的看了過去,赫然發現包括自己在內有六位大臣之女的名字竟也在其上。待再仔細看了這些名字後,她疑惑開口“為何今年朝貢要朝中一品大臣之女隨行?往常不是由幾位皇子出麵即可嗎?”

“我要和你說的正是這件事。前些時日,大唐皇帝派人傳來信件,說是幾位皇子都到了選妃的年齡,想和我們楚國結秦晉之好,可當今聖上隻有一個尚在稚齡的公主,宗室裏也沒有適齡的女子,大唐欲與我們結親的念頭又甚篤,商量之下,也隻能讓朝中一品官員的女兒代替了。”話落,他抬頭看著眼前之人嘴邊快要抑製不住的諷刺弧度,開口問道:“清兒,你有什麼想法?”

“大唐在我楚國的探子何其之多,難道會不知楚國皇室的情況。明明知曉,還提什麼結親,變著法子讓我們將重臣之女送過去。簡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皆知和不知有何分別?大唐無論兵力還是財富都遠超我們。想當初先皇在世時,極力謀劃,才保住了楚國這座江山。雖說要歲歲向大唐朝貢,卻也換來了能讓我們調養生息,謀求富國強兵的機會。隻可恨天公不仁,讓我楚國連年旱澇不斷,而當今聖上又懦弱無所作為。我們就算知道他們的不良用心,又有何力反抗?”低沉的語調蓋不住滿腔的恨鐵不成鋼的失望與憤懣。

楚妍清知道自家父親與先皇感情極為深厚,一心想為他護好楚國的江山。隻可惜楚國國運不暢,現在的皇帝又是個扶不起的阿鬥,偏還生性多疑,寵幸佞臣。當初便是聽了那小人嚴開的讒言,讓父親將自己送到身為皇室一員的仁和道姑手中,以收徒之名行質押之實,這些年來他又對父親多加打壓。思及此,她腦海裏閃過嚴之雅說的那句話,心中隱隱有些不安。

可還沒待她想清楚,父親楚複又開口道:“如今三國中齊國漸強,國力威勢隱隱有與大唐並列的趨勢,兩國都想吞掉國力最弱的楚國,此次朝貢便是契機。齊國定會竭盡全力地破壞朝貢,況且楚國與大唐相隔遙遠,齊國恰在其間,萬一途中出了什麼事,大唐也鞭長莫及。此行實在凶險異常啊!”

太陽漸漸傾斜,又漸漸為天際線所吞噬。

剛從書房出來的楚妍清看了看已不見太陽蹤影的暮空,向來聰慧不輸世間好男兒的頭腦竟罕見的有些疲憊,她深吸一口氣,朝內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