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願做“海邊撿魚的孩子”(1 / 3)

我們願做“海邊撿魚的孩子”

青島攝影

作者:盧甲甲

記者手記:

有個小孩每到退潮時就在海邊撿小魚,一條條扔回海中。大人覺得好笑,一退潮滿海灘都是魚,撿幾十條、幾百條又有何用?

“這麼多的魚,你又不能改變它們的命運,撿與不撿有何不同?”

“對這一條,我能改變它的命運。”

撿魚是如此,保護環境同樣如此。

看到遍地的垃圾,我們往往會皺起眉頭,暗罵不講文明隨意丟垃圾的人,然後捂著鼻子離開。然而,垃圾仍然在那裏,不減反增。

那個小孩的行為,在大人眼裏也許是“幼稚”的。但他每撿一條魚,就能救活一條魚;看到垃圾,很多人不願意去撿,認為撿一點垃圾改變不了什麼,但撿一點垃圾就少一點,就能清潔出一塊地方,聚少成多,原來垃圾滿地、讓人不忍卒聞的場所就會變得幹淨整潔。

甚至,你撿垃圾的行為可以帶動周圍的人。畢竟,撿垃圾是舉手之勞,很多人“非不能也,實不為也”。即便他們不撿,也不會再隨意丟棄垃圾。

每一個撿魚的孩子,都是一個“磁場”,在吸引和聚集著周邊的正能量。意識很難一次改變,但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

熱心環保的誌願者都是“海邊撿魚的孩子”。他們在用行動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用雙手美化我們的家園,建構內心的“碧海藍天”。

9月7日早上7點多,王小涵和她的帶隊老師以及同學們從學校出發來到了青島奧帆中心,在這裏,他們要和其他誌願者一道,參加由青島福彩組織的“守衛清潔沙灘嗬護美麗青島”的環保活動。王小涵是青島十七中福彩致明班的學生,同時也是高一二班的班長。據她的帶隊老師介紹,這次過來的40位同學全部都是高一的學生。這個周末是他們開學以來的第一個周末,他們說,要利用周末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短暫的環保誌願行動啟動儀式暨誓師大會結束後,王小涵和數百位誌願者來到青島市第一海水浴場。他們要用自己的雙手,讓沙灘重新煥發美麗容顏。

共同美化我們的家園

青島是一座旅遊城市,尤其是到了旅遊旺季,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紛紛駐足青島,享受大海帶來的清涼愜意和沙灘的柔軟細膩。但人們青睞這裏的同時,隨處亂扔垃圾、人為肆意破壞環境的行為也愈演愈烈。記者在一浴看到,雖然沙灘有專人清潔,但由於客流量大,個別不自覺的遊客丟下的垃圾躺在沙灘上,與美麗的大海形成極大的視覺反差。青島美麗的沙灘正在遭受垃圾的汙染,青島的城市形象也受到了嚴重影響,一些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看到沙灘上垃圾四處可見,紛紛表示很受傷、很失望。

在譴責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積極的力量,誌願者,特別是幾個小孩子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守衛清潔沙灘嗬護美麗青島”的後備力量,看到了信心和希望。

煙頭、包裝袋、瓶蓋……沙灘上,王小涵和同學們在認真撿著垃圾,他們用筷子,有的幹脆直接用手把撿到的垃圾放入垃圾袋裏。“通過今天的清潔行動,我們發現市民和遊客的環保意識都有很大提高,但沙灘上的煙頭還比較多,我們想通過這次活動發出倡議,希望吸煙的朋友能把煙頭扔到垃圾桶裏,盡量不要亂扔煙頭。”王小涵善意地表達了自己的期望。

如果說王小涵他們還是業餘級的誌願者,那麼“青島環保哥”就可以稱得上專業級的誌願者了,至少從“裝備”上已經說明了“差距”。

垃圾撿拾夾、筷子、手套、垃圾袋、自製的簡易提把……一位網名為“青島環保哥”的誌願者,在其他誌願者尚斬獲不多的情況下,憑借熟練的撿拾動作和專業“裝備”很快拾滿了4大袋沙灘垃圾。他身邊還跟著一個“小跟班”——另一位熱心公益的誌願者,從事環保工作10多年來,他結交了不少誌同道合的朋友。平時,他經常自己組織一些環保活動,山上、海邊都是他的“戰場”。他呼籲人們要提高保護環境、保護大海的意識,少些形式,多些內容,多做實事,“做環保對自身也是一種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