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印象中,沒有發生過因撿拾垃圾或者製止遊客亂丟垃圾而與遊客發生衝突的情況,“他們也知道亂扔垃圾是件丟人的事情,往往是因為習慣才丟的,我撿垃圾,他們(遊客)都很支持,不會有意為難的。”
看到誌願者用雙手不一會就清潔出了一大片幹淨美麗的沙灘,許多遊客也受到了感染和鼓舞,自發加入到撿垃圾的隊伍中來,他們和誌願者撿拾垃圾的場景定格成了一浴沙灘上一道美麗的風景。
活動結束後,參加活動的不少誌願者都通過網絡表達了自己的感受。
“青島環保哥”在博客裏寫道:“非常幸運能夠為誌願者提供袋子、筷子。真沒想到,第一海水浴場竟然如此之髒。從東到西不到200米的距離,遍布各種垃圾,清理了4袋。若能有更多人加入到嗬護美麗青島的行動中來,該有多好。”
另一位網友也寫道:“作為青島人,能參加這樣的活動,心裏特別高興。當活動即將結束時,我回頭一望,金黃的沙灘襯托著藍藍的海水,感覺特別欣慰。美化了青島的環境,這次來得很值。作為青島人,更希望我們的家園美麗漂亮,能盡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是我作為一名青島市民應盡的義務。以後有這樣的活動我還會繼續參加,美麗青島,有你有我。”
他們發表在網上的感受得到了很多網友的支持,不少網友跟帖留言,更加大了環保的宣傳力度。
環保有了“新希望”
在沙灘上,記者先後見到幾個小朋友,頂著炎炎烈日,在媽媽的帶領下,認真地撿拾著沙灘的垃圾。
7歲的徐一諾小朋友,今年剛上二年級,她經常由母親苗女士帶著在沙灘上撿垃圾,平時她還召集小夥伴們一起做義工,清除亂貼的小廣告、義賣報紙等,這些活動讓她從小就養成了愛護環境,熱心環保的習慣。“我希望地球能夠美麗,”徐一諾用童稚的聲音表達了她的美好期望。而她的這種意識,和苗女士的悉心教導是分不開的。苗女士是在這裏讀的大學,後來又在這裏定居,12年與青島的親密接觸,讓她對青島有著很深的感情,對於這片海,感情尤其深。不管開心不開心,都願意到海邊走走。徐一諾也希望媽媽能經常帶她到海邊撿垃圾。“領孩子來參與這項活動,可以從小培養她的環保意識,讓她養成良好的習慣。她也會和她的小夥伴們分享這些東西,可以帶動更多人參加環保活動。”苗女士言道。
還有一位胖嘟嘟的小男孩叫樊嶽霖,今年6歲半,在上海路小學讀一年級。他也是經常和媽媽一起參加這樣的環保活動。雖然當天天氣很熱,陽光暴曬,但母子倆卻把撿垃圾當成樂事來做,都很開心。媽媽於女士的育兒觀在對子女嬌慣溺愛之風盛行的當下,顯得難能可貴。“真正吃過苦的人才懂得珍惜,人的經曆對成長來說是一種財富。如果感覺活動能夠給孩子帶來積極正麵的影響,我都會帶著孩子參加。通過這樣的活動,孩子也有了責任感。”她說,之前在東莞工作,前年剛回青島,在她的感覺中,廣東與青島做公益的目的都是一樣的,但南北方的育兒理念不同,北方人更寵愛孩子一些,南方比較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帶孩子出來做公益與在南方的生活經曆多少有些關係。讓她困惑的是,平時接收到這樣以集體形式做公益活動的信息不是很多,她希望能加大這樣的信息傳播,讓大家都能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