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傳真
作者:廖政軍
眾所周知,蚊子是傳播登革熱、腦炎等傳染性疾病的重要“元凶”。在印度,各種因蚊蟲叮咬而產生的熱帶傳染病暴發狀況比比皆是。因而,印度政府在新德裏專門建立了一座“蚊子博物館”,為科研人員研究有關蚊蟲傳染病課題,提供種類齊全的資源。
“蚊子博物館”的曆史可追溯至上世紀30年代末。當時的印度正處於大英帝國殖民統治之下,英國人在印度廣鋪鐵路、大修工廠、開拓運河,卻沒料到因蚊蟲傳染的瘧疾突然肆虐,士兵、勞工以及無辜的民眾死亡人數驚人。據稱,瘧疾當時奪走了約100萬人的生命,另有7500萬人受感染。時至今日,印度仍飽受登革熱、腦炎、瘧疾等蚊蟲傳染病的困擾和傷害。
眾所周知,登革熱、腦炎等都是由蚊子攜帶的病毒引發,因而“蚊子博物館”成為了科研人員的“金礦”。這間博物館隸屬於印度國家疾病控製中心旗下的醫學昆蟲和傳播媒介管理中心,它的得名是源於這裏收集了來自全世界造成不同形式腦炎傳染的3552種蚊子,其中印度有350種。
醫學昆蟲和傳播媒介管理中心負責人薩利塔介紹,雖說很多國家都收集了類似標本,但隻有新德裏的“蚊子博物館”和英國倫敦的國家曆史博物館才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蚊蟲種類標本。薩利塔說,現在每當印度政府籌劃新開發區發展計劃時,都會先收集擬開發地區的蚊子,然後把這些蚊子與博物館收藏的已染病的蚊子相比較,看它們是否感染上了傳染疾病。一旦發現蚊子感染,博物館就會上報政府,暫緩開發計劃。近年來,該博物館正加緊與全球多家研究機構開展合作,針對當前全球一些盛行的傳染性疾病的變異進行研究,以期更好遏製有關疫情的大規模暴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