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每日郵報》撰文提示
常備藥箱
作者:李家俊
為了讓自己的頭發看起來濃密柔順,很多人在美發上下了大工夫。但有些常用藥物卻可能導致頭發脫落、發質及頭發顏色改變,讓這些努力“功虧一簣”。10月8日,英國《每日郵報》發表了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研究人員的文章,指出以下藥物可引起脫發,服用時需要謹慎。
1.避孕藥。長期口服短效避孕藥如甲基炔諾酮,會使體內的雌激素維持在較高水平,假如突然停藥,引起激素水平失衡,可誘發或加重脫發,墨爾本大學夏思特教授表示,避孕藥可致部分人脫發,但一般不嚴重,一旦發生,無需用藥治療,機體經過一段時間調節可恢複正常。
2.布洛芬。新西蘭政府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長期服用解熱鎮痛藥布洛芬可能引起脫發。來自美國的另外一項研究則顯示,21位服用布洛芬的患者中有15位報告頭發稀疏或脫落。夏思特教授提醒,雖然關於布洛芬引起脫發並不太多,但仍需警惕。
3.β受體阻斷劑。作為常用降壓及抗心律失常藥,美托洛爾和普萘洛爾已經被證實可引起脫發,但可逆轉。此外,ACEI類降壓藥如卡托普利也可能與脫發有關,但是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證實。
4.異維A酸。異維A酸膠囊常用來治療痤瘡,它的主要成分是類維生素A,即維生素A的衍生物。過量使用它,會損害頭皮毛囊,可引起脫發、卷發及發質受損。因此要注意用量,防止臉上的醜消了,頭發卻傷了。
此外,還有多項研究證實,抗凝藥如肝素、華法林,多種抗抑鬱藥等均可引起脫發。治療牛皮癬和癲癇、偏頭痛的藥物可導致約百分之三到十的人脫發,夏思特教授指出,不少藥的副作用難以避免,為達到治療效果,病人要及時與醫師溝通,權衡利弊後再停藥或換藥,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