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五章 詩歌的時代(2 / 2)

周良才,道:“我們那時候是搖滾剛傳入並被年輕人追捧的年代,大家喜歡的是搖滾的那種精神,其實真正的經典搖滾還真的沒有幾首。現在看來,反而是那時不被重視的其它歌曲,生命力要比搖滾長的多。”

熊沐喝了一杯,道:“搖滾是年輕的時候,是滿腔熱血卻沒有地方發泄的時候,甚至是迷惘的時候,最愛的歌曲。雖然從國外傳來好些東西,但是國人總的來說還是內斂和保守,崇信的是儒家的溫文爾雅,所以搖滾其實並不受主流社會喜歡。太吵、太鬧、太肆意枉然了!”

顧永同意他的觀點,道:“這倒是!那時候全社會都瘋狂的追捧詩歌,搖滾還真的是年輕人的最愛,林子可以憑借一首詩,直接把財大的校花帶走,可沒有聽說過有哪個學校的校花,瘋狂的喜歡上一個搖滾歌手。”

周良才,道:“搖滾是一種呐喊,其實也是年輕人對摸不準自己命運的傾訴。隻不過這樣的傾訴太浮躁了,所以大都沒有流行幾年,就被扔進故紙堆裏了。”

“也不是都扔了!”

顧永有些反駁的說:“其實現在也有搖滾,不過大都是輕搖滾或者民謠搖滾。做搖滾的人也都吸取了經驗,知道其實國人並不喜歡太吵鬧的東西。”

周良才搖頭,道:“你說這是一種追求還是對社會的妥協。反正我現在很少聽搖滾了,而且公司也從來不讓做搖滾專輯,甚至都不敢簽搖滾出名的新人。”

說到這裏,顧永有些感歎,“這些哪裏是一兩句話就能說的清楚的。反正我總感覺每一種演唱形式,都有他可取之處,搖滾也一樣。想想那時候,聽到一首好的搖滾,簡直有要瘋狂的感覺。”

李子信其實也挺喜歡搖滾的,當然他喜歡的也不是那種重金屬搖滾,也是偏向輕搖滾和民謠搖滾。

聽到周良才的話,忍不住說道:“周師叔,我覺得任何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都有他的發展道路,不能說妥協。要是這樣說的話,哪種藝術不是妥協的產物。”

“哦!子信有想法,那你說說。”

周良才感興趣的看著李子信,他對這個今年名聲大噪的年輕人,其實非常有好感,還真的想聽聽他能說出些什麼。

顧永和熊沐對李子信當然是最有信心的,知道他不是一個無的放矢的人。黃毅清也很感興趣,不知道李子信到底要說什麼。他雖然很佩服李子信,但是要說在心底沒有跟李子信攀比的念頭,沒有不服的念頭,他自己都不相信。

李子信,道:“如果剛才周師叔的話成立,那麼我就可以這樣說,其實所有的藝術形式都是跟社會妥協的結果。”

聽到他這樣說,大家都更感興趣了,不知道他還要說出怎麼樣的觀點。

李子信接著說道:“現在大家都知道唐詩、宋詞、元曲、明清這樣的說法。那麼大家就沒有深思過其中的道理嗎?為什麼在曆史的不同階段,藝術會有這麼大的不同表現。”

“難道說真的象現在說的那樣,唐朝人把詩寫絕了,所以宋朝就隻能寫詞;宋朝人把詞寫到了極致,元朝隻能寫曲子了;而明清更是隻有可以寫了。”

“其實,這也隻不過是藝術向現實妥協的緣故罷了。唐朝剛剛確立五絕和七絕的格式、韻腳,而且寫詩的大多都是官員,畢竟唐雖然已經有科舉,但是做官這種事情,其實還是把持在門閥手裏。”

“那時候有文化的人,門閥和大家族占了多數,大家都在做官,太忙了,所以隻能寫些詩句,詩句短小精悍才會有人寫啊!都忙著做官了,哪有時間寫那麼長的曲子、什麼的。”

聽他這樣說,大家都哈哈大笑。原本以為他有什麼真知灼見,沒有想到他竟然在說笑話。

李子信也不以為意,反正他自己就是這樣想的,所以接著說。

“到了宋朝科舉真正的開始展開,門閥、學閥都在一夜間被打倒,才會有那麼多寒門士子加入到做官的隊伍。詞是什麼?詞就是小曲啊!那時候歌姬唱的小曲,文人士子給填個歌詞,這就是詞了。”

“可是大家想想,唐朝的詩總體都是憂國憂民,甚至是讚美宮廷的宮體詩,政治因素占絕大部分。而宋朝不一樣,詞已經走進了秦樓楚館,算是走進百姓家了。這本身跟官員中寒門士子的比例在逐漸增大,是一樣的趨勢。”

聽到這裏,顧永幾人對視一眼,已經聽出些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