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首白軀殘,性命將垂,有幸得遇拾我遺履之子,真十足欣慰!”
“此間月餘,為師惡症加劇,自知勢已殘燭,單靠半瓶真元,耗延時候。昨夜,餘病狀又重,嘔血連連,不止一甕。預知大限已至,不可抗違……然,心中尚有一事待做了結,隻得就此與我徒兒作別。
“所謂,世間無常,皆有別離。我徒兒無須感傷,汝所學拳法,形框已成,唯差火候,勤加修習內功,殘足可複舊觀,汝年未滿雙十,前途無量,師在他界,亦有所望矣!”
“明年今日,是餘周期,汝可照旁圖繪而去,拾餘遺骨,葬於此屋後楊樹下。”
徐承誌看到此處,悲從中來,放聲大哭起來,尋思道:“師父已把一切料在先裏。他說不到周期不可以去給他收屍,必有他的打算,我豈能違背他的遺願,現在就找去?……”他傷心之極,在孫平草屋住了十日,這才離去。
此後,徐承誌每日專心練拳,立誌要將孫平所授武功發揚光大。隻在夜深人靜時,會想起孫平在時,他們師徒二人相處的情景。孫平為人不但武功高強,對人生、人性的感悟更高過他的武功修為。孫平講過很多哲意趣深的話,講過很多江湖中發生過的離奇怪異的公案,使徐承誌廣增見識,獲益良多,給了徐承誌很大的影響。
冬去春來,夏蟲又叫,不覺過了一年。這一日,徐承誌取出孫平所繪之圖,依照圖中所指,尋路來到一處溪穀,見那溪穀東西兩麵是山崖峭壁,頭上天風猛烈,腳下一條五丈來寬的溪流,水流湍急,溪中巨石亂立,水流衝擊岩石,水花飛濺,聲音隆隆震耳,回蕩山間好似雷鳴。溪穀間水霧騰騰,雲煙繚繚,不知有多深。
徐承誌索路而行,進入溪穀之中,前行百餘步,見得山崖突聳,山崖高處石壁上果然如圖中所繪,有一個洞口。他當即駐足,仰麵觀察良久,思忖道:“……聽磨盤說,早些年,武林中有一個武功極高的女子,不知因為什麼事和九靈穀結下仇恨,三番五次上門尋仇。後來,終於被九靈教高手打死在這個溪穀裏。可是事還沒完,那女子死後竟然陰魂不散,每至夜間鬼魂就出來,在石壁高處厲聲哭泣。以前有個膽子很大的年輕人,犯險取樂,攀上了石壁,結果不幸跌入山澗,連屍骨也沒能找到。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慎失足跌落,還是給女鬼推下去的。自那以後,穀中居民相戒裹足,再也沒有人敢到這個溪穀裏來了……”
他想:“師父病重垂危,說還有一件事情要做了結,卻怎麼會到這個地方來?不管怎樣,師父一定有他非來不可的理由,我心中放置了整整一年的疑團也將解開。”
這天,他找著了地方,便回去了。翌日,帶了鉤繩,又來到溪穀,爬上了滑不留足的山壁。攀到十來丈高處,頭上便是那個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