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回第八節、困身幽穀——落難公子遭淩辱(1 / 1)

裴世千說罷,又看了徐承誌一眼,說道:“令尊義舉,天下英雄無不敬佩,隻可惜沒多少人敢出聲喝彩。要是有人聲援的話,也不至於這麼快就落敗。”李震和李義瑾都說,確乎可惜,天底下對武氏心懷不憤的大有人在。如果大家都敢站出來,太後又豈能坐穩龍椅?

幾個人正飲酒閑話,有九靈穀雜役用車子送來兩瓶佳釀,兩盒幹鮮果品,兩盒點心,外加一隻大箱子,箱中盛的是男子穿戴衣服及日常用物,要請徐承誌收下使用。程子奇明白楚金鈴的用意,便吩咐雜役把東西搬進屋裏來。

裴世千道:“他們給徐承誌老弟安排好了住處沒有?我那地方雖不及子奇這裏幽雅,倒是很寬敞,叫他和我一塊住吧。”

程子奇道:“承誌要去昆侖山午量觀,拜他師祖上陽真人學藝。小住幾日就要離開這裏。”裴世千、李震、李義瑾不勝羨慕,說道:“承誌兄弟竟有那樣一位師祖,可真羨煞人了。老真人統領天下各路道教教場,位尊望重自不在話下,早些年,他在神州皇宮主持大內道場,太宗皇帝賜了他一柄威力無窮的寶劍,又賜其美號,“劍祖”至今乃傳為一段佳話。”

裴世千道:“承誌兄弟,你有這個好機緣,可不要錯過。要知道咱們就是因為自己太弱小,沒有真本領,這才落草逃竄在此。身為男子漢無力保護自己和家人的性命,還妄談什麼建功立業?”徐承誌聽得不住點頭,心想,他的遭遇和我相似,心中所想也和我一般無二。他始脫危難,又得同誌,心中極感欣慰。

李震和李義瑾聽說投師學藝,就談論天下各家門派的武功,問裴世千哪個門派武功最厲害。裴世千說道:“天下武學,首推少林,少林又以安典寺玄海、玄顛幾位高僧為首。其次,應是道教,道教又以昆侖山午量觀上陽真人為首。再其次就是域外祁連山冥王教了,這九靈穀正是冥王教的一個分支。老穀主楚公在原是教中法王之一,在武林中與上陽真人,玄海神僧,以及不出世的異人北獸龍甲,並稱四大名宿。”李震對徐承誌道:“冥王教勢大力雄,教下信者逾十萬人,蜀地以西各州縣,皆在冥王教勢傘之下。單說此九靈穀也是非同小可。位處深山之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更兼此穀周邊要道皆佈有機關迷陣,朝廷便是發動千軍萬馬,想要攻陷此山寨也絕非易事。”

李義瑾接著說道:“九靈穀有教眾萬餘人,正堂赴幽堂,五個副堂,冥水、冥土、冥金、冥木、冥火,三百名弟子個個武功高強,長老堂高手如雲,正可謂“龍潭虎穴”。便是那不可一世的武太後,也不敢輕易把爪子伸到這裏來。我們隻需安下心在此拜師學藝,待得藝成之日,便衝出去大幹一場,把老太後從她不該坐的椅子上拽下來,狠狠的打上幾個嘴巴,這才砍她的脖子。”

徐承誌聽得心情激動,大口大口飲了許多酒。裴世千等人飲得更多,轉眼間,喝完了一大壇子,程子奇又開了一壇酒,叫大家盡情的喝。裴世千連盡數盅,豪性大發,問誰來和他較量腕力,輸者罰飲一碗。李震和李義瑾哄笑道:“這醉仙原來還沒醉透哩!不然怎麼耍猾頭要比腕力,手腕上的勁力,誰贏得了他?”李震好玩,順手抓起一根門閂棍丟給裴世千,讓他給徐承誌露上一手。裴世千拿過那根木頭,敞開衣襟,把閂棍拿在手裏掂了兩下,對徐承誌道:“我要是拗斷了這傢夥,你需多吃一大碗酒。”徐承誌道:“小弟量淺,再吃一碗就要醉了。”裴世千道:“吃酒怕醉,那還吃什麼酒?吃酒為得就是醉,醉了才會痛快!人生在世,憂多樂少,橫豎脫不出六道輪回之苦,活著,自然要求個痛快!”這‘痛快’兩字自他口中說來,意味很深。隻見他深提一口氣,雙手分握閂棍兩頭,運力與臂,喝一聲“開!”隻聽哢嚓一聲,閂棍應聲斷成兩截。程子奇帶頭喝彩,每人敬了裴世千一大碗酒。徐承誌心知這種功夫,靠得是天生體力,取巧不來,心下好生欽佩。

李震來了興致,提著一隻空酒壇,走到窗前,紮個馬步,將酒壇置於頭頂,說道:“世千兄膂力過人,咱們幹拜下風。咱們再來比一比這個。”裴世千道:“這是什麼名堂?”

李震道:“做此身姿,擂空拳。腰需沉,身需正,練得是馬步根基。要是不紮穩,頭上的壇子就會掉下來,咱們就比誰擂出的拳數多,數少者要罰酒。”李義瑾大讚這個玩法好。程子奇道:“也隻有他才出得這個怪主意,要比練功底子的深淺,我可不怕你們。”於是輪序比試起來。

徐承誌以為這個不難,比了三場竟都是他輸,罰了好些酒。再看別人,馬步紮開,兩腿像樹樁一樣釘在地上,雙拳交替擂出,上身絲紋不晃,擂過幾十拳,酒壇還穩穩的頂在頭上。李義瑾對徐承誌講:“有言道:‘三年馬步’,學武首先要練的就是紮馬步。不練這個,就去學拳腳兵器,絕無成功的道理。”徐承誌把這個話記在心裏,打算今後每日勤練。可是這會兒卻不願服輸,又比了幾回,都輸了,連喝了幾大碗酒,支撐不住,醉死過去。其他人一直玩到天黑,這才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