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回第七節、困身幽穀——落難公子遭淩辱(2 / 2)

魏元貞和李成英二人遭遇不幸,九死一生的逃到這裏之後,性情大變,閉門深居,不與人交誼。程子奇去請,二人皆以習武功課為由辭謝不出。

徐承誌看見程子奇帶著三位豐姿英俊的少年人回來了,便起身迎向門口。程子奇笑道:承誌叫你久候了,我來給你們引見。“這便是裴世千裴兄。這位是李震李兄弟。這位是李義瑾李兄弟。”徐承誌走上前來,恭恭敬敬地行過禮,道:“徐承誌給各位兄長請安。”而後,麵向裴世千一揖拜倒在地,說道:“先父舉義軍勤王,不想卻使得裴兄一門慘遭太後毒手,徐承誌自感歉疚甚深。更不知何日方能報此國仇家恨,心中憂鬱難言。”一麵說一麵磕頭。裴世千也跪下磕頭還禮,說道:“不相幹!不相幹!你不明白,有人成心想誣陷,有人成心想砍頭。即便沒有令尊大將軍舉兵一案,家祖父也難逃一死。要依我說倒不如四方豪傑都來效仿令尊大將軍,索性反了,轟轟烈烈、痛痛快快的幹一場,那才是英雄本色。老實說,我最是拍手稱快。”

徐承誌聽他讚揚他父親,感激得熱淚盈眶,隻覺此人份外親切,大有相見恨晚之意。於是又磕頭行禮,裴世千還了禮,與他以手相攜,站起身來。

程子奇笑道:“咱們一見如親,今後相互關照,同舟共濟,共度難關。”又道:“今天,咱們五個人,半頭羊,地窖還有三大壇子酒,盡夠吃的。”

裴世千走到飯桌前,抓起酒壺,掀開蓋子聞了一聞,就著壺嘴喝了一大口酒下肚,接著又喝了兩三口,這才放下,改用酒盅喝。

程子奇對徐承誌道:“他是海量,我們先陪他一盅,往後就不陪了。”徐承誌道:“我不善飲,隻跟大家湊趣罷。”裴世千自斟自飲連盡三盅,對徐承誌道:“你那是謂‘年少不識酒中趣’。像我不到十歲,就常常吃得爛醉。也不知挨過多少次訓斥,非但不改,反而吃得更凶,有時候醉得找不到自己家門,有時候醉得連爹娘也不認得了。”

李震、李義瑾都笑他,說道:“還說別人不識酒中趣味,難道說醉得不識家門不識親,就是酒中趣?”程子奇笑著插口道:“多虧他有這嗜酒的毛病,救了他一命。”李震、李義瑾聽了拍手大笑。

裴世千看了徐承誌一眼,說道:“小兄弟,你不知道的,我講給你聽,太後聽到奸臣誣告,說我家有意謀反,證據是,我家裏設有一處暗倉,倉中藏有大量器械。因為在那之前,已有人告發,說我姑舅薛仲璋參與了令尊起義一事。所以,太後便信以為真。下旨搜抄我家府第。說來真是僥幸,那天我和幾個酒友在酒肆飲酒,至傍晚方散,我出得酒肆,尋路回家,卻因醉得太厲害,在我家門口的大樹底下睡著了。天擦黑,周興帶著一幫人闖進我家裏抓人,我在樹底下睡得死死的,沒給人發現,不然也給他們綁去砍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