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卻是職場中典型的“小豬”角色。他在一家國企工作,他是個“聰明”人,自參加工作起,他就這樣認為:“如果工作搞得好,受表揚少不了我;但是工作搞砸了,對不起,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現在工作三年了,他照樣奉行著這樣的處世哲學。但平時他很注意感情投資,跟同事搞好關係,以致單位好些人都當他為“哥們”。他經常對人說:“我就納悶,怎麼會有那麼多人下了班嚷嚷著自己累?要是又累又沒有加薪、升職,那隻能說明自己笨!我從小職員當上經理,一直輕輕鬆鬆的,反正硬骨頭自有人啃。”
看到上麵兩個人的不同命運,你是願意做“大豬”還是“小豬”?看來看去,做“大豬”固然辛苦,但“小豬”也並不輕鬆啊!雖然工作可以偷懶,但私下裏,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編織、維護關係網,否則在公司的地位便會岌岌可危。李維為什麼忍氣吞聲?不就是因為劉明是經理的老部下嘛。李維又為什麼有恃無恐?無非是有人為他撐腰。難怪說做“小豬”的都是聰明人,不聰明怎麼能左右逢源?
的確,“大豬”加班,“小豬”拿加班費,這種情況在企業裏比比皆是。因為我們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所以每次不論多大的事情,加班的人總是越多越好。本來一個人就可以做完的事,總是會安排兩個甚至更多的人做。“三個和尚”的現象這時就出現了。如果大家都耗在那裏,誰也不動,結果是工作完不成,挨老板罵。這些常年在一起工作多年的戰友們,對對方的行事規則都了如指掌。“大豬”知道“小豬”一直是過著不勞而獲的生活,而“小豬”也知道“大豬”總是礙於麵子或責任心使然,不會坐而待之。因此,其結果就是總會有一些“大豬”們過意不去,主動去完成任務。而“小豬”們則在一邊逍遙自在,反正任務完成後,獎金一樣拿。
但話說回來,這種聰明未必值得提倡。工作說到底還是憑本事、靠實力的,靠人緣、關係也許能風光一時,但也是脆弱的,經不住推敲的風光。“小豬”什麼力都不出反而被提升了,看似混得很好,其實心裏也會發虛:萬一哪天露了餡……如果從事的不是團隊合作性質的工作,而是側重獨立工作的職業,那又該怎麼辦?還能心安理得地當“小豬”嗎?
在職場中,“大豬”付出了很多,卻沒有得到應有回報;做小豬雖然可以投機取巧,但這並不是一種長遠的計策。因此,身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一個最理想的做法就是,即要做“大豬”,也要會做“小豬”。
文1:大標題:辦公室中的“智豬博弈”
文2:小標題:職場老黃牛的悲哀
文3:我成天努力工作,老板看都不看我一眼。
文4:我成天看報紙,招人聊天,照樣升職提薪。
文5:辦公室裏有一種人,他們就如智豬博弈中的大豬,如田地裏的老黃牛,悶頭苦幹換來的卻是別人的提薪升職。
文6:職場中這種現象並不少見,“大豬”付出了很多,卻沒有得到應有回報;對於“大豬”來說最好的策略就是,即要做“大豬”,也要會做“小豬”。
文7:如何讓老板看重你
文8:學會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
文9:這個你做的不錯
文10:老板你看看,這是我的計劃表和實施進度
文11:讓老板知道你的重要性的三條錦囊妙計
文12:方法
文13:內容
文14:第一
文15:第二
文16:第三
文17:把每一階段的工作任務製成表格發送給老板
文18:用簡明的表格來表述,是為了便於老板閱讀,使他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就能快速看清楚報告的內容。
文19:不要以為不給老板找麻煩,什麼困難都自己解決,老板就會欣賞你。
文20:老板就可以對你工作中的困難的難度和出現的頻率、你的專業,以及你積極主動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技巧,有了比較全麵的認識。
文21:每次大一點的項目實施過程中,學會主動地在重要階段給老板一些信息。
文22:就算過程再順利,也要讓他知道進程如何。這樣,老板會覺得把事情交給你,他可以很放心,執行力絕對沒有問題。
By07003
By07004
1375
(215-218)
職場中的多人博弈原則
人的一生當中,除去家人,同事間相處的頻率是最高的。所以,怎樣改善同事間的交際環境,怎樣促進交際融洽、和諧,便成為我們不得不學的東西了。
自古以來,就有“禍從口出”的說法,同事之間,如果彼此信得過、合得來,就可以多談一些,談深一些,但也不能信口雌黃。如果是關係較疏遠的同事,在交談中你就要謹慎一些。因為同事間,確實存在著一些讒言、流言、毀言、誣言,一旦你口無遮攔的什麼都說,就有可能被人利用而深受其害。所以,最好是“逢人隻講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一定要記住,不要在人前隨意議論他人的長短以及兜售自己的某些隱私或亮出自己的某些底線。這樣,就不會因口無遮攔而吃虧上當。在職場中多人博弈時必務要小心,因為隨時會有不可預期的情況發生,但在職場多人博弈裏,信息是至上的優勢,可是太多時候信息是不對稱的,我們一方麵先要伺機挖掘信息,另一方麵要做到對上司的忠誠,通俗地說就是既要忠誠,還要做事有主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