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鄭老師總有新花樣(2 / 3)

鄭磊翻開教案,示意學生們打開筆記本記錄。

先將高考的考試需求範圍講明,然後敘述自己給這個範圍內所需要講解、訓練的知識點、能力點進行剖析,分類,按層次、步驟有序的上課,從而使得課程安排細膩、規整,學生們學習時有了方向、目標,既能檢驗自己的成長,又能捋順思路,避免在不必要的盲點上耗費心神。

這是鄭磊教課的總綱,是針對占據了全國三分之一藝術考生的S省特殊學生高分低能的特殊情況下做出的最直白、最有效的針對教學。

這個模板、方式,是鄭磊用八年多的時間總結歸納的。當初錯失了頭一年大好形勢,弱小的培訓班隻能通過更加優秀的教學質量才能在擁擠、雜亂的藝考培訓潮流中分一杯羹。現在S省藝考剛剛萌芽,即將如火如荼的開展,幾乎所有的培訓班都還在摸索階段,鄭磊的教學模式和經驗卻已經處在高峰期,牢牢的占據絕對的優勢。

課堂上很安靜,除了鄭老師朗朗的口述朗讀聲外,便隻剩下隱隱筆觸紙張的沙沙聲響。學音樂的學生頭腦大部分都靈活,在普通高中或許算不上老師眼中的瑰寶,但在音樂藝術的範疇內,靈活的頭腦和發散、開闊的思維,卻是必不可少的。

擁有發散思維和靈活頭腦的人普遍聰明,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突出。鄭磊的教學模式經過昨日一天兩堂課的演練,學生們便已經有樣學樣,勉強懂得合理分配精力和時間了。當然,這個分配,也是鄭磊明確指點過後的結果。

每講一個知識層次,鄭磊都明確要求學生進行大概十幾分鍾的記錄,然後才是針對性的教學訓練,或者幾堂課,或者十幾堂課後,等這一層次講解完畢,進行新的知識分析歸納時,才進行再一次記錄。昨日記錄了樂理的四個階段中第一階段,練耳也明確了五輪學習中的第一輪要求,現在進行記錄的,是視唱的大綱要點,以及初級階段需要掌握的能力。

“好了,筆記就記到這裏。下麵是二分鍾放鬆時間,我有個問題讓你們給我解答一下。”鄭磊又熟練的歪坐到講桌上。幾十個學生見鄭老師這樣的舉動,立刻興奮雀躍起來。雖然隻接觸了幾堂課時間,但這群學生們接受能力挺不錯,已經勉強可以去主動適應鄭磊的教課方式。他們都知道,每每這個時候,就是鄭老師即將推陳出新,又準備玩新花樣的時刻了。

“《我的野蠻女友》你們誰看過?”鄭磊很輕鬆的問。

大多數人都點頭,特別是小王芳幾個,雀躍不已,甚至還吵吵著裏麵的火爆情節和喜人的片段,但也有少數人搖頭。

“這都沒看過?都兩年多的片子了……”鄭磊故意咂舌蔑視著搖頭,隨即又問:“那首主題曲聽過沒?《I BELIVE》。”

這回倒是沒有人搖頭了。張凱,王大偉、馬甲幾個甚至還哼哼起來。唱的煞有介事的樣子。

“都知道?”鄭磊又問了一句,眼睛微眯著掃了一圈,拍掌讚道:“那成!比我想象的好多了。今天咱們視唱的第一個要求,就是翻唱這首歌……譜!”

“啊!……”學生們張大了嘴巴,眼裏閃爍著不可思議的光芒,又興奮,又疑惑。

“好吧,看你們表情我大概也能猜到為什麼了,我先來解釋一下啊……”鄭磊無奈的歎了口氣,道:“首先,你們對音準的掌控基礎還很弱,離開鋼琴有幾個人能保證拿到陌生的譜子可以順利的唱準?沒有吧,昨天我說過了,你們既然學習音樂,要時刻都想著它,念著它,聽到大街上放著歌曲,就要有欲望去哼唱它的旋律,聽到敲鑼打鼓的戲班子,就要去試著記錄它的節奏類型和鼓點強弱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