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公司的總裁向"M"公司的總裁指出,"L"需要的是逐進式支付條件,以便有足夠的資金來完成這批訂貨。於是雙方共同探討有關支付的各種方案,但最後發現實在沒有更好的方案。雙方最後達成了一致,即"M"公司將按進度付款辦法支付,即按所交貨物的實際花費(成本)的75%先付款。這樣,"L"公司就有了錢來購買原材料和支付隨生產進度而增加的各種費用,而不必等到貨物交付完畢才能得到錢。
③合理性。"M"公司知道"L"公司在交貨之前,如果不能得一筆錢就無法支付工人的工資和建立必需的生產線。若按交貨後付款的辦法支付,"L"公司得等上4個月。對方如果是一家有財力能等這4個月的公司,"M"公司就不會同意按進度付款的辦法,但對於"L"公司,他們卻認為這麼做是應該的。"M"公司了解到,一旦有貨開始運來,"L"公司的財政狀況將立即大有改善,因此,以後再訂貨時,他們就不會再要求按進度付款辦法支付了。
盡管你處於劣勢,可能反而使你得到讓步,但你的期望還得現實些。因為畢竟對方不是個慈善機構,人家的任何讓步都將基於:①你能夠證明你是個好資助對象;②這對人家有好處。因此,你應當知道什麼時候提出要求,什麼時候可以接受一個"不!"作為回答。
避免爭吵乃上上之策
在你進行辨論的時候,你或許是對的,非常對的;但在改變對方的思想上說來,你將大概毫無所得,一如你錯了一樣。(卡耐基語就)談話的時候稱呼對方的昵名是表示自己的親切,特別是爭論的時候。稱呼對方昵名會使氣氛較為和諧,並可減輕對方的不滿。(卡耐基語錄)
由於雙方的談判人員,都很剛愎自用,各執己見不肯退讓,以致陷入了他們之間的個人爭執的境地。避免發生這種個人爭執局麵的最好方法,就是預防。(卡耐基語錄)
(1)避免陷入個人的爭端
談判之所以會脫離正軌,有各種各樣的可信理由。但其中一個常見的理由,卻是與雙方談判地位的優劣毫不相幹的。正相反,其實不過是由於雙方的談判人員,都很剛愎自用,各執己見不肯退讓,以致陷入了他們之間的個人爭執的境地。作為分歧的開始,大多隻是個不同的觀點,然後逐漸發展成雙方或者說兩人,誰都不肯讓出寸土的局麵。
這時,兩人所爭的,已不是相互諒解,共同努力,以達成最後協議,他們幹的是在拚命想證明誰才是最精明的談判人員。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一旦出現了這樣的局麵,他們所唯一能夠證明的,卻是這二位誰都不是個好的談判人員,因為他們忘記了人家派他們來完成的任務——達成一份協議。
不管進行得是好是壞,談判總是人來搞的。是人就必然有屬於人這種動物的弱點。因此,即使是抱有最善良的願望,誠心誠意地在談判桌前坐下來,不可避免的仍是談判人員之間在個性上發生了衝突,或者其中一個覺得自己是被對方尊重得不夠,或甚至輕視了。當發生了這樣的事時,最有可能就是激動的情緒,戰勝或者說壓倒了理性思維,於是談判就鑽進了一條死胡同。
避免發生這種個人爭執局麵的最好方法,就是預防。把你的全部精力都集中於所談判的問題上,而不是談判對手本人。這將有助於你把對手看成是,你為達到你的某種目的的手段,那就是通過他做成你所要做的交易。因此,如果為此你必須哄著一個極端自負的家夥,你也必須那麼去做。你為此在感情上所做出的退讓,要比你在合同條件上所獲得的對方讓步,要值得多得多。
再從實踐的角度看看這個問題,如果你發現談判的氣氛有點不對頭,明智的辦法就是暫時叫停。這麼辦有兩個好處,第一是,使會談暫時停一下,可使逐漸升溫的敵意緩和下來。就其本身來說,談判本來就是件操心費神的事,因此,氣氛緊張是很容易出現的。這時多花點時間去吃午飯,很可能使人的心情放鬆下來。有時,明智的做法還可能是休會一天,或甚至要求無限期休會。
如果你覺得將談判停那麼幾天比較謹慎,那你就要求停幾天,但切記得找一個讓人信服的理由作為借口。而且,這時你也無需巧妙地向某人暗示說,是你被對方惹惱了。
除了能使你得到心靈上的休息之外,休會還有第二個好處,那就是在暫停期間,可能會有外來的壓力迫使你的對手安靜下來,變得更理智些。如果你走運,還可能發生你談判對手的上級會問為什麼談判至今尚無結果。沒有什麼比他老板的這麼一句毫不客氣的話:"這到底是他媽怎麼搞的!"更能使你這位張狂至極的對手消火再快的了。
對付這種總愛拍桌子的自負狂的另一種辦法是,請你的上司或某位中間人去與你對手的老板接觸,告訴他談判遇到了什麼困難。當然,使用這種辦法時,要求去與對方老板接觸的人,必須是那位老板所尊重的。否則,人家會以為正是由於你而不是別人才使談判遇到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