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風度非凡,為一世之標,史載: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歎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雲:“肅肅如鬆下風,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為人也,岩岩若孤鬆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答曰:“君未見其父耳。”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康嚐采藥遊山澤,會其得意,忽焉忘反。時有樵蘇者遇之,鹹謂為神。
嵇康不喜為官,平時以打鐵為樂(一說以此謀生)大將軍司馬昭曾想聘他為自己的掾吏,嵇康堅守誌向不願出仕,離家躲避到河東。
司隸校尉鍾會想結交嵇康,輕衣肥乘,率眾而往。嵇康與向秀在樹蔭下鍛鐵,對於鍾會不予理睬。等候很久也沒有回音後,鍾會準備離開。嵇康開口問“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回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從此結下仇隙。
嵇康原本與東平呂巽呂安兄弟為友。呂安的妻子被其兄呂巽奸汙,呂安原本準備休妻並起訴呂巽。呂巽請嵇康從中勸解,並發誓不會惡人先告狀,於是嵇康勸說了呂安將這件事平息下來。但是之後呂巽害怕呂安反悔,於是搶先告呂安不孝。嵇康義不負心,寫信與呂巽絕交,並出麵為呂安作證,因此也被收押。鍾會勸司馬昭乘此機會除掉嵇康。
嵇康入獄後,立刻激起輿論的不滿,許多豪傑紛紛要求與嵇康一同入獄。經有司勸諭後,眾人一時遣散,然而最後嵇康和呂安卻被判處了死刑。行刑當日,三千名太學生集體請願,請求赦免嵇康,並要求讓嵇康來太學做老師。但最終司馬昭還是判決其死刑。
臨刑前,嵇康神色不變,如同平常一般。他顧看了日影,離行刑尚有一段時間,便向兄長要來平時愛用的琴,在刑場上撫了一曲《廣陵散》。曲畢,嵇康把琴放下,歎息道:“昔袁孝尼嚐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於今絕矣!”說完後,嵇康從容地就戮。
介紹了嵇康,就想起了失傳的絕響《廣陵散》,東方音樂史上的一個悲劇。嵇康在今天就可能是邁克爾,傑克遜,美國國會對傑克遜的離世默哀三分鍾。在獄中,嵇康將自己的家小托付給了山濤,山濤將嵇康的兒子撫養成人。這就是好友,很多事都是浮雲,隻有鐵打的友誼,是心底深處的慰籍。
次日,孝直就領著隨行,向終南山進發,一路上雪花飛舞,江山茫茫,朔風肆掠,吐氣成霧,揚鞭處馬兒奔騰,走過處數行馬蹄印記。終南山腳下的兵士墓群肅然屹立,終南山此時成了雪山,全身披上了銀裝。
順山路而上,行至一半,之間山間玉樹瓊花,玲琅滿目,霧鬆飄渺,雲煙迷茫,好一個童話世界,孝直剛要停下腳步觀賞一翻,早有人從石壁後傳來了笑聲,石壁後走來司馬徽,司馬蘭,崔州平,時光元,孟公威,笑盈盈地迎上了孝直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