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學會選擇好心態(4)(1 / 3)

“但是今天,一切都有了極大的變化。現在,我有了一所占地2英畝的漂亮新家。我們再也不用擔心能否送我們的孩子上一所好的大學了,我的妻子在花錢買衣服的時候也不再有那種犯罪的感覺了。今年夏天,我們全家還去了歐洲度假。我們過上了真正的好生活。

“這一切的發生,是因為我利用了信念的力量。5年以前,我聽說在底特律有一個經營農具的工作。那時,我們還住在克利夫蘭。我決定試試,希望能多掙一點錢。我到達底特律的時間是星期天的早晨,但公司與我麵談的時間是星期一。晚飯後,我坐在旅館裏靜思默想,突然覺得自己是多麼的可憎。‘這到底是為什麼!’我問自己,‘失敗為什麼總屬於我呢?’我不知道那天是什麼促使我做了這樣一件事:我取了一張旅館的信箋,寫下5個我非常熟悉的、在近幾年內遠遠超過我的人的名字。他們取得了更多的權力和工作職責。其中兩個原是與我鄰近的農場主,現已搬到更好的邊遠地區去了;其他兩位我曾經為他們工作過;最後一位則是我的妹夫。

“我問自己:什麼是這5位朋友擁有的優勢呢?我把自己的智力與他們作了一個比較,但我並不認為他們比我更聰明;而他們所受的教育,他們的正直,個人習性等,也並不擁有任何優勢。終於,我想到了另一個成功的因素,即主動性。我不得不承認,我的朋友們在這點上勝我一籌。

“當時已快深夜3點鍾了,但我的腦子卻還十分清醒。我第一次發現了自己的弱點。我深深地挖掘自己,發現缺少主動性是因為在我的內心深處我並不看重自己。我坐著度過了殘夜,回憶著過去的一切。從我記事起,我便缺乏自信心,我發現過去的我總是在自尋煩惱,自己總對自己說不行,不行,不行!我總在表現自己的短處,幾乎我所做的一切都表現出了這種自我貶值。終於我明白了:如果連你自己都不信任自己的話,那麼將沒有人信任你!

“於是我做出了決定:我一直都是把自己當成一個二等公民,從今後,我再也不這樣想了。

“第二天上午,我仍保持著那種自信心。我暗暗以這次與公司的麵談作為對我自信心的第一次考驗。在這次麵談以前,我希望自己有勇氣提出比原來工資高750甚至1000美元的要求,但經過這次自我反省後,我認識到了我的自我價值,因而把這個目標提到了3500美元。結果我達到了目的。我獲得成功,是因為經過整整一個夜晚的自我分析以後,我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的價值。”

選擇自信,並不要放棄自信,是給成功多加了一根保險絲。

從前,在非洲有一個農場主,一心想要發財致富。一天傍晚,一位珠寶商前來借宿。農場主對珠寶商提出了一個藏在他心裏幾十年的問題:“世界上什麼東西最值錢?”

珠寶商回答道:“鑽石最值錢!”

農場主又問:“那麼在什麼地方能夠找到鑽石呢?”

珠寶商說:“這就難說了。有可能在很遠的地方,也有可能在你我的身邊。我聽說在非洲中部的叢林裏蘊藏著鑽石礦。”

第二天,珠寶商離開了農場,四處收購他的珠寶去了。農場主卻激動得一宿未合眼,並馬上做出一個決定:將農場以低廉的價格賣給一位年輕的農民,就匆匆上路,去尋找遠方的寶藏。

第二年,那位珠寶商又路過農場,晚餐後,年輕的農場主和珠寶商在客廳裏閑聊,突然,珠寶商望著書桌上的一塊石塊兩眼發亮,並鄭重其事地問農民這塊石頭是在哪裏發現的。農民說:“就在農場的小溪邊發現的,有什麼不對嗎?”

珠寶商非常驚奇地說:“這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這是一塊天然鑽石!”隨後,他們在同樣的地方又發現了一些天然鑽石。後來經勘測發現:整個農場的地下蘊藏著一個巨大的鑽石礦。而那位去遠方尋找寶藏的老農場主卻一去不返,聽說他成了一名乞丐,最後跳進尼羅河裏了。

財富不是僅憑奔走四方去發現的,它屬於那些自己去挖掘的人,屬於依靠自己的土地的人,屬於相信自己能力的人。

老農場主的失敗緣於這樣一個事實:他對自身的資源缺乏充分的了解,因而也就失去了樹立自信的前提。

上麵講的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生活的最大秘密——在你身上擁有鑽石寶藏。你身上的鑽石寶藏就是潛力和能力。你身上的這些鑽石足以使你的理想變成現實。你必須做到的,隻是更好地開發你的“鑽石”,為實現自己的理想,付出辛勞。隻有傻子才肯舍棄眼前生活,而另去那個虛無飄渺的遠方,作好高騖遠、不著邊際的追求。

最可貴的寶藏往往不在遠方,而在於我們自身。這也就是我們樹立自信的客觀基石。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巨大的潛力等待我們去開發,去利用。

100多年前,美國費城的6個高中生向他們仰慕已久的一位博學多才的牧師請求:“先生,我們想上大學,可是我們沒錢。我們中學快畢業了,有一定的學識,您肯教教我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