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學會選擇好心態(3)(1 / 3)

在醫院的一問小病房裏,躺著兩個重病臥床的人。一個人的床靠著窗,另一個人的床靠著牆。每天下午,醫生會幫助靠窗的那個病人坐起來一個小時,以幫助引流他胸腔的積液。而另一個人則整天都要躺著。

在一個個漫長的日子裏,這兩個舉目無親的人隻能靠彼此聊天打發時間。而每天下午,靠窗的人還是會把窗外的一切詳詳細細地描述給靠牆的人聽。

窗邊的病人說,在窗外有一個美麗的湖,湖邊棲息著天鵝和野鴨,孩子們在湖畔的公園裏開心地玩耍,有時還有一對動人的情侶手挽著手在草地上散步。開始的時候,靠牆的人整天都在盼望下午那一個小時。在單調的白色世界中,他一邊聽,一邊幻想著那青翠的綠色,天邊的彩虹,還有相愛的人泛舟在湖麵上。

在一個溫暖的下午,靠窗的人告訴靠牆的人,窗外正有一群盛裝彩車的遊行隊伍經過。靠牆的人閉著眼睛,聽著病友那吃力卻無比生動的描述,腦海裏想像著那熱鬧的場麵。“我也想看看。”這個念頭越來越清晰,“為什麼我不能到窗邊看看外麵的景色?”莫名的,這個突如其來的想法逐漸變成了渴望,日益強烈,他開始嫉妒窗邊的那個人,“這不公平。”他不停地想,忿忿不平交織著欲望,折磨得他徹夜難眠。

一天夜裏,靠窗的病人突然咳嗽起來,他胸腔裏的積液壓迫他的肺葉,令他窒息,他掙紮著摸索床頭的呼叫按鈕,卻沒有成功。牆邊的人在昏暗中默默地看著他,然後索性閉上眼睛,一動也沒動,沒有叫護士,也沒有按他自己床頭的呼叫按鈕,他隻是默默地聽著旁邊床上掙紮的聲音,沒有幾分鍾,咳嗽和窒息的聲音停了,呼吸聲也停了。第二天一早,護士發現了靠窗的病人的屍體,不久,那張床就空了,換上了幹淨的床單。

應靠牆的人的要求,護士把他換到了靠窗的那張床上。忍著脊背上的劇痛,他吃力地慢慢坐起來一點。終於,他可以自己看到窗外的景色了,然而,那裏隻有一麵灰色的牆……其實,幸福隻不過是一種選擇。當你被命運推到某個境地的時候,是用樂觀的心態去感受快樂,還是用不滿和怨恨折磨自己:往往隻在一念之間。

擁有苦難是幸福

美國有一位著名的潛能開發大師席勒,由於所采用激勵的效果極佳而且內容豐富,十分得到學員的喜愛,並且受邀到世界各地去巡回演講。

席勒有一句招牌話:“任何一個苦難與問題的背後,都有一個更大的祝福!”他常常用這句話來激勵學員積極思考。由於他時常將這句話掛在嘴上,連他惟一的女兒,才念小學時就可以朗朗上口地附和他念這句話。他的女兒是一個非常活躍搶眼的小姑娘。

有一次,席勒受邀到韓國演講,就在課程進行當中,他收到一封來自美國的緊急電報:他的女兒發生了一場意外,已經送醫院進行緊急手術,有可能切除小腿!他心慌意亂地結束課程,火速地趕回美國。到了醫院,看到的是躺在病床上,一雙小腿已經被切除的女兒。

這是他頭一次發現自己的口才完全不見了,笨拙地不知如何來安慰這個熱愛運動、充滿活力的天使!

女兒好似察覺父親的心事,告訴他:“爸爸!你不是時常說,任何一個苦難與問題的背後,都有一個更大的祝福嗎?不要難過呀!”他無奈又激動地說:“可是!你的腳……”女兒又說:“爸爸放心,腳不行,我還有手可以用呀!”兩年後,小女孩升中學了,並且再度入選壘球隊,成為該聯盟有史以來最厲害的全壘球王!

由此可見,苦難並不可怕,有正視並且戰勝苦難的心態才最重要。

什麼事情,能鼓舞著一個人屢敗屢起,終於奪得最後的勝利?是積極的心態。

世界冠軍摩拉裏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積極心態助人成長的過程。

早在少不更事守著電視看奧運比賽的年紀,他的心中就充滿了夢想,夢想著即將到來的鏖戰時刻。

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前夕,摩拉裏已經有幸躋身於最優秀的參賽運動員之列。令人遺憾的是,在賽場上,他發揮欠佳,隻獲得一枚銀牌,與冠軍擦肩而過。他沒有灰心喪氣,從光榮的夢想中淡出之後,他把目標瞄準了1988年的韓國漢城奧運會。

這一次,他的夢想在奧運預選賽上就告破滅,他被淘汰了,跟大多數受挫情況下人們的反應一樣,他變得沮喪,把體育的夢想深埋心中,有3年的時間,他很少遊泳,那成了他心中永遠的痛。

在摩拉裏的心中,自始至終有股燃燒的烈焰,沒法完全把它撲滅,離1992年夏季奧運會還不到一年的時間了,他決定再次來個孤注一擲。在屬於年輕人的遊泳賽事中,30多歲的人就算是高齡了,摩拉裏久已脫離體育運動,再去百米蝶泳的比賽中與那些優秀的選手們拚搏,簡直就像是拿著槍矛戳風車的唐·吉訶德一樣的不自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