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潛心入靜、寧神除煩在三教九流的著作中,廣為記載的氣功、瑜伽等,已被心理學家、保健學家們從科學的角度進行研究,得到了“寧神除煩”的印證。潛心入靜之時,人的生理機能處於有序狀態,意念的引導訣語默誦,實際上起到了“心理反饋”的作用。
那麼如何使自己更加樂觀信然呢?
①樂觀強製法。四下無人之時,不苟言笑的你可以強迫自己高興起來,吹吹口哨哼哼歌,相信你會真的快樂起來。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威廉斯教授的意見:“情感似乎指引著行動,但事實上,行動與情感是可以互相指引,同時並作的。因此,當你不快樂的時候,你可以挺起胸膛,強迫自己快樂起來。快樂並非來自外力,而是得自於內心的心境。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思維”’。
②保持精神的高貴氣質。快樂與否並不在於你擁有什麼財富。賺很多錢的人,有的可以笑口常開,也有的畏畏縮縮,愁眉苦臉,憂心忡忡。為什麼會如此,答案是他們保持的心境不同。你要時時把自己想象成有才幹、有利於社會、不為一切世俗(包括錢財)所囿的自由創造性人。這樣,即使你是街頭的補鞋匠,也會比好萊塢裏月收入十萬美金的名伶更快樂。
③快樂來自於發現與創造。推銷怪傑巴赫有個有趣的建議:在你心目中確定一個你喜歡的目標,然後朝著目標勇往直前,不可稍移。當你把全部精力集中在你所喜歡的事業上時,在往後的歲月中,你會發現,你所渴望的機會,一個接一個你都把握住了。
這就像珊瑚靜止於水中,而它所需要的微生物卻不斷送上門來。
一個有確定目標的人,其他一切幹係他的煩惱之物都容易脫解開來。
積少成多
有人說北方人是小錢不愛賺,大錢賺不來;而南方人是什麼錢都能賺,什麼苦都能吃。所以,真正靠做生意發家的,南方人要比北方人多得多。“先做小事,先賺小錢”,這句話許多年輕人都不愛聽,因為哪個年輕人不是雄心萬丈,一踏入社會就想“做大事,賺大錢”呢?
立“做大事,賺大錢”的誌向基本上是沒錯的,因為這個誌向可以引導一個人不斷向前奮進;但說老實話,社會上真能“做大事,賺大錢”的人並不多。而一踏入社會就能“做大事,賺大錢”的人也需要一些特別的條件——過人的才智,也就是說,是一塊天生“做大事,賺大錢”的料子!或者是有著優越的家庭背景,譬如說家有龐大的產業或企業,或是有一個有權有勢的家長,因為這樣的父母,這樣的背景,所以一踏入社會就可“做大事,賺大錢”。另外,還要有好的機運。有過人才智的人需要機運,有優越家庭背景的人也需要機運,才能真正“做大事,賺大錢”。
現實是:很多大企業家都是從夥計幹起,很多政治家都是從小職員當起,很多將軍都是從小兵成長起來的。所以,當你的條件隻是“普通”,又沒有良好的家庭背景時,那麼“先做小事,先賺小錢”絕對沒錯,你絕不能拿“機運”來賭,因為“機運”是看不到抓不到,難以預測的。
“先做小事,先賺小錢”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在低風險的情況下積累工作經驗,同時也可借此了解自己的能力。做小事既然得心應手,那麼就可做大一點的事;賺小錢既然沒問題,那麼賺大錢就不會太難,何況小錢賺久了,也可累積成“大錢”。
此外,“先做小事,先賺小錢”還可培養自己誠實的做事態度和金錢觀念,這對日後“做大事,賺大錢”以及一生都有莫大的助益。
千萬別自大地認為自己是個“做大事,賺大錢”的人,而不屑於去做“小事”、賺“小錢”,要知道,連小事也做不好,連小錢也不願意賺或賺不來的人,別人是不會相信你能做大事、賺大錢的。如果你抱著這種隻想“做大事,賺大錢”的心態投資做生意,那麼失敗的可能性很高。
一家海鮮連鎖餐廳的老板很可能當初是在水產品市場賣海鮮的,而一家皮鞋連鎖店的老板當初可能是個擦鞋的。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是最重要的,小事做不好的人,大事肯定也做不好;小錢都賺不來的人,沒有人相信他將來能成為一個有錢人。
下麵是斯蒂芬·阿爾法講述的自身的一段特殊經曆:
“5年前,我經營的是小本農具買賣。我過著平凡而又過得去的生活,但並不理想。我們的房子太小,也沒有錢買我們想要的東西。我的妻子並沒有抱怨,很顯然,她隻是安於天命而並不幸福。
“我的內心深處變得越來越不滿。當我意識到愛妻和我的兩個孩子並沒有過上好日子的時候,感到深深地被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