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有可能
1862年9月,美國總統林肯發表了將於次年1月1日生效的《解放黑奴宣言》。在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一位記者去采訪林肯。他問:“據我所知,上兩屆總統都曾想過廢除黑奴製,《宣言》也早在他們那時就起草好了。可是他們都沒有簽署它。他們是不是想把這一偉業留給您去成就英名?”
林肯回答:“可能吧。不過,如果他們知道拿起筆需要的僅是一點勇氣,我想他們一定會非常懊喪。”林肯說完匆匆走了,記者一直沒弄明白林肯這番話的含義。
直到林肯去世後,記者才在他留下的一封信裏找到了答案。在這封信裏,林肯講述了自己幼年時的一件事:“我父親以較低的價格買下了西雅圖的一處農場,地上有很多石頭。有一天,母親建議把石頭搬走。父親說,如果可以搬走的話,原來的農場主早就搬走了,也不會把地賣給我們了。那些石頭都是一座座小山頭,與大山連著。有一年父親進城買馬,母親帶我們在農場勞動。母親說,讓我們把這些礙事的石頭搬走,好嗎?於是我們開始挖那一塊塊石頭。不長時間就搬走了。因為它們並不是父親想像的小山頭,而是一塊塊孤零零的石塊,隻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們晃動。”
林肯在信的末尾說:“有些事人們之所以不去做,隻是他們認為不可能。而許多不可能,隻存在於人們的想像之中。”
這個故事很有啟迪性。它告訴大家,有的人之所以不去做或做不成某些事,不是因為他沒這個能力,也不是客觀條件限製,而是他內心的自我想像首先限製了他,是他自己打敗了自己。
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碰到這樣的事,自己想在某一個地方開一家飯店,但總怕沒生意,遲遲不敢行動。這時有一個人捷足先登開了起來,生意居然很火,你可能會很後悔,埋怨自己為什麼不先做起來。類似的事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痛定思痛,你有沒有想過,是什麼原因使我們有了這樣那樣的後悔?
歸根結底,恐怕是對自己的判斷有懷疑。
希臘船王奧納西斯1906年出生於土耳其西海岸的伊密爾,1922年全家避難到了希臘。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經濟複蘇階段,很多人沒有摸準市場的脈搏,拚命地擴大再生產。不久就出現了市場過剩,物價迅速下跌。很多人為了使自己的資金流動起來,特別是那些資金比較少的人,都紛紛將自己的產品降價銷售。那些手裏稍有積蓄的人,都在考慮買點兒什麼不會賠錢的東西,以免自己手裏的鈔票貶值。在這種時期,善於經營之道的人卻在研究幹什麼事情可以賺更多的錢。
奧納西斯就是想賺更多的錢的人。他想,生產過剩、物價暴跌之後,經濟必然再次繁榮,商品的價格一定回升,有的還會暴漲。毫無疑問,現在買進便宜的商品,到那個時候就會獲得成倍的利潤。
可是買什麼呢?股票、房屋、黃金……這些東西,他都不買,他買的是經濟危機之中最不景氣的海上運輸工具——輪船。他是這樣分析的:世界經濟一旦複蘇,運輸必須先行,他投入的錢就會像植物一樣瘋長,利潤就會源源不斷地產生出來。有了這種認識,他馬上把全部財產都拋了出去。
到哪裏去買船呢?
在這場經濟危機中,加拿大國營運輸業幾乎破產殆盡,最後不得不拍賣家業,其中正好有6艘貨船,10年前的造價是200萬美元,而現在每艘的價格卻是2萬美元。這個消息傳到奧納西斯的耳朵裏,他差點跳了起來。急忙趕到加拿大買下了這6艘貨輪。
在此後的幾年內,經濟危機愈演愈烈,當時就有很多人認為奧納西斯幹了一件蠢事,而現在卻都認為他是瘋子。可是奧納西斯卻整天笑眯眯的,對自己的決定充滿了信心。
奧納西斯的運氣終於來了,但不是因為經濟複蘇,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無論是歐洲戰場還是亞洲戰場,到處都需要美國的各種各樣的物資。這時,誰有能力在太平洋、大西洋運輸貨物,誰就可以賺到大筆的錢。一時間,奧納西斯的6艘貨船成了6座浮動的金山……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奧納西斯已經成了擁有希臘“製海權”的商業巨頭之一。話得說回來,如果不是戰爭,奧納西斯發財的速度不會這樣快,但是,隻要世界經濟複蘇,他是一定會發財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界經濟開始複蘇,奧納西斯預見到,經濟的發展必然刺激石油運費的猛漲,運輸石油必然帶來超額利潤。他把牙一咬:投巨資建油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油輪的載重量是1萬噸,而到了1960年,就發展到10萬噸了。1975年,奧納西斯擁有油輪達45艘,其中20萬噸級以上的超級油輪就有20艘。這一艘艘大大小小的油輪,就像一台台造錢的機器,源源不斷地為奧納西斯製造出大量的財富。
1975年,奧納西斯去世,享年69歲,他的資產高達十幾億美元,擁有一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船隊,創辦了好幾家造船廠,買下了愛奧尼亞海島上的斯斜紫奧斯島,兼營著一百多家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大城市都有辦事處,他的礦山、土地等財產,沒有人說得清楚……對於奧納西斯的成功,很多人都歸功於他驚人的魄力和精妙的思考力,認為他能夠很好地適應他所遇到的每個人,和這些人友好地相處,因而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