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蒙田:情願有一個思想開闊的頭腦?(1 / 1)

名人簡介

蒙田(1533~1592),歐洲文藝複興時期法國的人文主義者、著名的散文家。他的主要著作有《論文》三卷,其中論述教育、學校和教師的文章有《論學究氣》和《論兒童的教育》等。蒙田所關心的是貴族兒童的教育。他認為,適當的教育應當在慎重選擇的導師指導下進行。他希望做導師的能陶冶兒童的感情,使他們成為最忠誠於國王的臣民和紳士。針對極端形式主義的繁瑣的教學方法,蒙田提出了許多值得予以重視的意見。他的結論是“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培養對學問的興趣和愛好,否則我們將隻是教育一些滿載書籍的傻子。”蒙田這些教育觀點對後來的洛克和盧梭有很大影響。

心法探源

蒙田是文藝複興時期法蘭西思想家和散文家。他從個性自由的原則出發,反對經院哲學,懷疑確切知識的可能性。他的懷疑論哲學在當時起了反封建的作用。他的散文對英國培根、莎士比亞和法國的一些先進思想家、文學家和戲劇家的影響頗大。

蒙田十分強調思考在讀書中的重要性。他認為對於書本“背得爛熟還不等於掌握知識。”他說:“我不願有一個塞滿東西的頭腦,而情願有一個思想開闊的頭腦。”思想開闊的頭腦,是一個善於思考,善於創新,善於運用的頭腦;隻知塞滿東西而不加思考、消化和運用的頭腦,不過是拿知識裝璜一下門麵罷了。蒙田鄙視有的人學習知識“惟一的目的就是賣弄給人看,對人談論,或把它編成故事,像一個幣在商業上毫無價值,隻能用來計數和投擲一樣。”

基於對讀書的獨特理解,蒙田在著作中向學生提出了四點建議:

一、不要死記硬背

“死記硬背,並不是完善的知識,這隻是把別人要求記住的東西保持在記憶裏罷了。”學生不僅要記住老師的話,更要領會老師所講內容的精神實質。學生要學會把別人的知識通過理解和吸收轉變成自己的知識。對此,蒙田還把學習比喻為人吃東西,他說,“即便我們的肚子裝滿了肉,如果沒有消化,有什麼用處呢?如果它不轉變為我們的東西,如果不給我們營養,增強我們的力量,又有什麼用處呢?”

二、不要輕易服從權威,不要盲從

學生要學會獨立思考。“一個僅僅跟著別人走的人,不會去探索什麼東西,也尋找不到什麼東西。”讀書要像蜜蜂采蜜那樣,博采眾長,為我所用。所以蒙田說:“我希望學生謹慎地、嚴密地吸取一切東西,決不要相信隻憑權威或未經考察的東西。……

三、不要隻學書本知識

“僅僅進行書本學習是貧乏的。”學生要和別人交談來往,出國旅行,觀察各種奇異的事物,總之,要把世界作為“書房”,從而擴大視野;如困守一處,就會眼光短淺。

四、多練習

蒙田指出,人們要想學跳舞,不能隻是看舞蹈家跳,而自己不去跳。讀書也是一樣,對所學的知識要多運用。蒙田說:“不要孩子多背誦功課,而是要他行動。他應該在行動中複習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