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每個終點都是啟航(1 / 2)

麵聖後的第二天,女皇的命令就下來了,兩項都與我有關,一是對外公布了崔融的《請不稅關市疏》,取消了國內對眾多商品普遍設置的交易稅,更同意將糞便等眾多原先由官府壟斷的商品經營權放回了民間,並讓崔融即日起趕赴洛陽任職;二是封了我一個有名無實的“撫遠親王”,同時將我發配到了YN在我們仍呆在洛陽準備啟程的這段時間,我一直沒有見過小龍女。

“姑娘在外遊玩呢。”小廝們都這麼告訴我。我知道,小龍女是不願見我。張建成倒對我青眼有加,可除了讓我更加覺得自己似乎背叛了小龍女以外,並沒有感覺到格外的興奮,所以倒有一大半的時候是呆在學校。

對著收集到的一摞大學生創業中的故事、政策和做的一些問卷調查,我幾乎是站在書桌邊把稿子敲了出來。混合著我在長安時期的經曆、感受和情緒,最後寫完了編者按——

說到“創業”,我們常常會想到那句有名的話:站在風口上,連豬都能飛起來。但是,在采訪的過程中,我卻經常會不由地想到自己曾在一本書上看到的另一句話:害怕從這個明明是下墜,卻像是飛翔的夢中醒來。

對於創業,這不算最壞的時代,努力的正義還不曾褪色;這卻也不是最好的時代,願未來越來越好。

我把寫好的稿子給組長傳了過去,整個人隻覺得無比疲倦,窩在宿舍裏一睡就是一天。

第二天一早,不到6點我就已經醒了過來,原來這段時間的作息,已經慢慢成了我身體的習慣。我對自己笑笑,起床,跑步,遇到樂然。

樂然笑著跑了過來:“李李!昨天我被組長臨時叫你給重新排版了。你的采訪稿,壓過了我和鄭衝對校長的采訪,被放到了頭版,最醒目的一條!編委會決定的!我昨天給你打了一天的電話,就是想提前告訴你這個大消息,沒想到你電話一直沒有人接。”

“我靜音了,想好好睡一覺。”

“這麼短時間裏寫出這麼棒的稿子,哎呀,我好遺憾呐,為什麼要和鄭衝一起去聽那些不出錯的官話,要是能和你一起去收集那些最鮮活的故事那得多好。”

“是嗎?那請允許我,首先邀請你一起跑步吧。”

“哈哈哈。”

從操場回來在宿舍樓等電梯的時候,剛好看到舍管阿姨手上正拿著一份《青年周報》。

“阿姨,您這報紙能借我看看嗎?”

“不行,我還沒看完呢。這周的新聞講大學生創業,可有意思了。那個,這報紙也是早上有同學放到信箱那邊的,有一摞呢,你自己去拿一張。”

“好咧,謝謝阿姨。”

我轉身就去信箱那邊拿報紙,按照往常的慣例,每周的《青年周報》都會由剛進報社的小同學們在出報的第二天一大早就帶到每個宿舍樓裏,堆在信箱最左邊的小桌子上,方便來回的同學免費取閱。通常情況下,每次的報紙總要到下午還能有剩。我這一大早跑完步回來,卻已經發現小桌子上的報紙了了無幾了。

隨手拿起一張,果然,頭版就是我的稿子,還配上我們在采訪一個做文化類創業的同學時,為他和他的作品拍的照。但是在我稿子的上頭,在與“青年周報”幾個大字平行的地方,有一條新聞的標題:“權威專訪:校長說,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大學生創業”。

我無聲地笑了,“權威專訪”,這才是本周《青年周報》真正的頭版頭條,難怪樂然把我的稿子叫作“頭版最顯眼的一條”。

有些幽默,隻有場域中人才懂。人嘛,無往而不在江湖之中。

上午第二節才有課,我從宿舍一路走到教四上課的時候,路上遇到同院的好幾個同學,幾乎每遇到了一次,就得停下來感謝一下對方對我稿子的表揚。作為一個紅人輩出學院的小透明,我覺得今天上午,似乎突然嚐到了走紅的滋味。

中午的時候,我在食堂裏吃著飯,中午的校園廣播穿透重重的人頭傳到我的耳朵裏:“今天我們向大家推薦的是本周《青年周報》關於大學生創業的一個深度報道,它的作者是李李。”我聽在耳朵裏,一口菜湯隻差沒有噴了出來。

正在此時,手機響了,一個陌生號碼,但是歸屬地標屬著BJ我猶豫了猶豫,還是接了起來。

電話那頭傳來一個陌生的女聲:“你好,請問是李李同學吧?”

我心頭狐疑,猶豫著說:“是。”

“你好,我是《新京報》的編輯。我今天在校友群裏看到有小師弟分享了李李同學寫的一篇關於大學生創業的報道,我們這邊覺得非常不錯。想轉載到我們報紙,所以,特別打電話過來和李李同學溝通一下這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