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說:“為了要錢來買酒呀!”“那你為什麼要喝酒?”“喝了酒,才有勇氣乞討呀!”富商腦中轟然一聲,他忽然很害怕自己將來也會像這個乞丐那樣。
為了解決心中的煩惱,他決定去拜訪智封禪師。
禪師聽了他遇到乞丐後產生的煩惱,感歎道:“世人誰不是這樣愚癡一生呢?為了酒、色、財、氣耗盡了一生,最終還是塵歸塵,土歸土,這又何必呢?”
富商還是擔心,就進一步請示道:“我的未來會怎樣呢?”
智封禪師笑著說:“太陽從西邊升起,照在樹上沒有一點兒影子!”
“太陽照在樹上怎麼會沒有影子呢?西邊,你確定是西邊嗎?”富商迷惑不解。
人的未來如同太陽西升,是沒影子的事,一個一直追著未來事的人,又怎麼能切合實際地生活在當下呢?與其渴求遠大的虛幻雲影,不如珍惜身邊的點滴甘露。無論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我們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當下的生活中去。因為我們隻有珍惜眼前,活在當下,才能活得灑脫自如。
如今,“活在當下”一語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大有放之四海皆準的趨勢。比如說,大家在包房裏一展歌喉,有人顧念到明天如何應對難纏的客戶,定會有人過來安慰:“活在當下嘛,唱歌,唱歌!”再比如,孩子剛參加完高考,緊張的氣氛還未消散,在等待成績出來的煎熬中茶飯不香,家長也定會拍拍其肩膀說:“放輕鬆點,考試已結束,活在當下啊,吃飯,吃飯!”
活在當下,換種說法就是好好享受過程。火柴不會因為熄滅而哭泣,因為它曾燃燒過;飛鳥不會因為折翼而沮喪,因為它曾飛翔過;花朵不會因為枯萎而傷感,因為它曾綻放過……隻是如今很多人太看重結果,顧慮太多,以至於當下很不快樂。有句話說,“醉過知酒濃,愛過知情重”。隻有在“過”了之後,才會知道當時究竟有多美好,才會知道自己真正體驗過什麼,才會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
所以,暫且不論結局的好與壞,不要因為自己設想的結局而悲或喜,我們能把握的隻有現在。努力與付出在當下,享受與收獲也應在當下,這樣才能擁有一個充實、美滿的人生曆程。
人活一世,最應該珍惜的就是當下。即使當下我們正處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應鼓勵自己、安慰自己,過好今天這一天。如此,我們才能擁有人生的樂趣。
放手,再深的傷口,也能痊愈
不肯放手,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傷口,被你不停地撥弄,不但不會愈合,反而會加速它的潰爛。
我們都聽過無數“不幸”的故事,最常見的模式就是,當事人穿著受害者的外衣,充滿無助地講述自己的不幸。不久,我們就會被帶入當時的環境和語言所營造的悲傷場,發出他真可憐的感歎。也許有些不幸,的確讓人為之扼腕歎息,義憤填膺。但是,大多時候,當我們脫離了當事人營造的悲傷場,馬上會發現,那些所謂的不幸背後,完全是一種誇張,是他們費盡心機為自己挖下的自憐陷阱。
一個女孩兒失戀了,與之相戀了4年多的男友忽然提出與她分手,她想起他的種種海誓山盟,他說要愛自己一輩子,陪自己一輩子……她想起他對自己說的甜言蜜語:寶貝,你是我的最愛,我就願意被你欺負……可這一切,不過才經曆了4年的時間,怎麼一夜間就灰飛煙滅了呢?她每天以淚洗麵,她想求他不要離開自己,她給他打電話,不接,發信息,不回,後來幹脆換了號碼。她發瘋似的四處找他,才發現他已經辭職,搬了家,而他的朋友也都不知他的去向。她不甘心,不甘心就這樣失去他,她無心工作,幹脆辭了職,放任自己在漫無邊際的痛苦裏遊蕩。終於有一天,她的一個朋友說她曾在一家餐廳裏見到他和一個女孩兒在一起,很親密的樣子。她的淚洶湧而出,好久才恨恨地說:“我要找到他,我要報複他。”她開始抽煙,喝酒,亂交男友,可是她沒有因此而獲取快樂,相反卻陷入了愈來愈深的痛苦之中。這個女孩兒因為不懂放手,所以將自己推入了痛苦的深淵。愛無對錯,別苦苦糾纏你的得失,他愛你時出自本意,他同樣也有投入和付出,離開時也並非他的故意變心,隻是無法將心生的厭倦偽裝成欣喜。若強迫一個不再愛你的人留在身邊,比失去他更為悲哀!